《位置与方向》说课稿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说课稿,说课稿有助于提高教师的语言表达能力。说课稿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位置与方向》说课稿,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1
一、说教材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CAI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恩施的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活动(3):学生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活动(4):学生叫口令老师做动作,面向南站好,向东一转,向北一转,向西一转。
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步骤4:引导学生归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掌握这四个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你们组在老师的哪个方向
由于三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借助师生间的位置关系,让学生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园平面图:利用学具摆出学校的平面图,既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美观,又让学生认识了学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通过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三(6)班同学到市地税局看花园怎么走?判断胡老师要去的广场或超市;小导游摸拟走风景点。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运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画一画”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2
教学目标:
1、通通过生活情境和学生的的生活经验,让学生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知道地图上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2、在东、西、南、北中给定一个方向(东、西、南、北或北)辨认其余三个方向。
3、借助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发展空间观念,体验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会在实景中辨认东、西、南、北,并能运用这些词语来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知道地图上的方向。
教学流程:
一、儿歌铺垫、引出课题
同学们,你们会背有关东、西、南、北方向的儿歌吗?读了这首儿歌,你们能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吗?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这个问题,(板书课题:认识东、南、西、北方向)
二、在生活情境中,探索、体验新知
1、以4人小组为单位,根据儿歌让学生在学校操场上辨认东、南、西、北方向。
2、学生观察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什么建筑物?
3、到教室、请各小组的记录纸贴在黑板上,汇报交流各种不同的方法,上方定为什么方向?为什么这样定?
4、学生讨论各种不同方法后,教师讲解地图上通常的方向: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引导学生按地图的记录方式,重新整理自己的记录,完成校园示意图。再结合校园示意图用“东、南、西、北”说一说各种景物所在的位置。
教室
操场
三、分层练习、巩固新知
1、说一说教室里东、南、西、北各有什么?
2、用东、南、西、北这些词语说一说你座位周围同学所在的方向。
3、你说我做
4、合作完成教科书练习一得第二题
四、课堂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 收获?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3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xx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xx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数学书本,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过程: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课的一开始,我先让学生介绍自己在班级内的位置;介绍完自己后,再把你前后左右分别是谁也介绍一下?;转个方向再次介绍,从而引出“为什么同一个人,他一会在你的左边,一会又是在你的前面呢?让学生体会到用前后左右描述位置有一定的局限性。从而引出新课,用东南西北来描述。
教师板书:东南西北
【课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让学生介绍自己所知道辨别方向的方法,如:看太阳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这两种方法在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等等。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教师提问:今天我们坐在教室里,你能辨别现在的东南西北吗?
我给学生出示了三个活动内容:
1、你首先找到的是哪个方向,用什么方法找到的?
2、你是怎么根据这一个方向辨别出另外的三个方向的?
3、你知道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都有些什么吗?学生依据个人的不同经验在小组内互相交流,有的先找到了东方,那是太阳升起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西方,那是太阳落下去的方向,有的先找到了北方,那是北极星的方向。然后通过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如听口令做动作等,感知南与北相对,东与西相对。此时,教师注意进行方法的指导: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的方向排列的。这里教师不对学生做统一的要求,尊重学生不同的思维习惯。接着让学生说一说教室的东南西北四面墙上都有些什么?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认识了东南西北,接着我让学生介绍一下自己的东南西北分别坐着谁?使学生进一步加深对不同方向的认识。接着我让讲台前的学生进行介绍,同时变换方向进行介绍,学生可能会受前后左右相对性的影响,认为方向也会因为转个方向,而使自己的方向发生了变化,从而让学生通过探讨使学生明白,方向是固定的,不会因观察者的朝向而发生变化,从而使学生区别前后左右的相对性。
随后安排一个开火车找方向的小游戏,让学生闭眼想象,睁眼判断,发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课前,我带领学生进一步熟悉了校园,让学生说一说校园中的建筑物在学校的大体位置。然后发给每个学生一张画好方格的校园平面图,让学生以操场为中心,先确定操场四周的四个方向,再把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物体补充完整。
学生独立设计,反馈。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让学生亲身经历画平面图,统一平面图方向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周海军和王小娟同学上学可以怎样走?(练习一第3题)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节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本节课我遵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教学原则,各种活动贯穿其中,充分体现了新课标的精神。教学中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活跃。这一课经过学生的自主探索,教师的有效引导,取得了预期的教学效果。谢谢!
板书设计:东南西北
北(上)
(左)西—|—东(右)
南(下)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4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规范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同学学习识别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规范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同学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实际的教学活动,培养同学识别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同学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同学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战略
1、学情分析
同学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同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防止让同学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同学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同学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同学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同学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议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同学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同学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同学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身的学习体验,用自身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发明”新知识。
4、说学法位置与方向
课程规范指出必需转变同学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同学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同学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胜利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身的想法,形成自身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同学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CAI课件,每组同学一张学校平面设计图,同学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soft/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同学介绍恩施的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只激发了同学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同学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区分方向
步骤1:同学介绍区分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区分方向,同学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区分方向;在深山看树叶区分方向;看积雪区分方向;看北极星区分方向(同学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同学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动身,让同学充沛汇报,交流生活中区分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同学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同学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同学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活动(2):同学协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活动(3):同学到教室中间听令做动作,向东站好,向南一转,向西一转,向北一转。
活动(4):同学叫口令老师做动作,面向南站好,向东一转,向北一转,向西一转。
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同学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只激发了同学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同学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步骤4:引导同学归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让同学去发现,有利于同学掌握这四个方向的关系,培养同学归纳概括能力。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你们组在老师的哪个方向
由于三年级的同学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笼统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笼统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借助师生间的位置关系,让同学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学校平面图:利用学具摆出学校的平面图,既让同学感受到学校建筑布局合理、美观,又让同学认识了学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通过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三(6)班的向秀坤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三(6)班同学到市地税局看花园怎么走?判断胡老师要去的广场或超市;小导游摸拟走风景点。让同学把所学的有关方向运用实际生活中,使同学获得充沛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战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同学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画一画”等活动,充沛体现了课程规范中数学的生活性,同学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需以同学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同学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同学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5
一、说教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位置的有关知识在一年级时学生已经有所接触,他们学会了用“上、下、左、右、前、后”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今天这节课是要在此基础上,让学生学会辨认现实生活中乃至地图上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为四年级进一步学习“位置与方向”作准备。
二、说教学目标
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东、南、西、北等方位概念是比较抽象的,所以需要大量的感性知识和丰富的表象进行积累。因此,应该以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为基础,创设大量的活动情景,让所有的学生在观察、操作、想象和交流等数学活动中建立东南西北方向的概念,并丰富对它们的认知。
基于以上的思考,并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我认为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应该是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掌握地图中“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的规定。难点是理解方向的相对性,在具体情景中,能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出其他三个方向。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说教学理念: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教学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是《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稿)对数学教学活动提出的基本理念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本课在教法上贯彻如下两个原则:一是少教多体验原则。在《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提出了“体验”作为数学教学的过程目标之一。这节课中教学重点内容注重让学生去体验和感受。课前我带领学生在操场上进行了实践活动,辨别了操场上的东南西北,体验了校园的东南西北后并做记录。回到教室让学生把记录展示到黑板上,学生会发现记录图中有学校大门在上面,有的在下面,看起来不方便,进而使学生感受到统一方向绘制地图的必要性。在教室里引导学生辨认方向,设计了“指一指”、“认一认”、“转一转”等活动,辨认其他方向时设计了“我说你做”的游戏,使学生对实际的方向不断进行认识、体验和感受。具体来说我主要运用了操作法、比较法、游戏法。
五、说教学程序
数学学习不是一个简单的、被动的接受过程,而是学生体验探索、实践活动的过程。基于这一理念,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找一名学生向大家介绍自己前后左右的同学分别是谁?介绍后转身再向大家介绍一下?xx的位置是固定的,为什么一会儿在他的左边,一会儿在他的右边?(学生有了争议)看来用前后左右来说物体的方向有局限,怎么办呢?你还能用知道的哪些方向词来表示呢?(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学生学习新知的欲望。
【课始师生的谈话,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融洽了师生之间的关系,并为后面认识东南西北埋下了伏笔,同时顺利地导入了新课。】
二、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第一层次: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学生根据自己已有的经验或知识体系进行介绍:(可能会有以下几种说法)
(1)我可以看太阳辨别方向:太阳升起的一方是东方,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面是南。
(儿歌:《东西南北》早晨起床,面对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可以边说边做动作。)
(2)用指南针辨别方向:指南针红色的指针指向北,另一边指向南。
(3)如果是在雪地上可以观察积雪辨别方向:积雪化得快的一边是南,化得慢的一边是北。
(4)如果是晚上,可以观察北极星辨别方向:面向北极星,前面是北,后面是南,左面是西,右面是东。(可以让学生边说边做动作。)
(5)观察树叶辨别方向:树叶密的一面是南,树叶稀的一面是北。
【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第二层次:辨别生活中的东南西北
1、在操场上辨认生活中的方向(室外)
(1)找方位,利用现实环境和经验辨认四个方位。
a、你知道太阳是从哪个方向升起的吗?让学生用手指一指东方,激活学生先前的生活经验。
b、认定东方后再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
c、分组探究:当你面向某个方向时,其余三个方向在你的什么位置上?发现“方向”与“位置”的对应关系。
d、小组汇报、交流,进一步体会方位感。
e、独立观察,在小组内说一说“操场的东、南、西、北这四个方向上各有什么景物”?
(2)标记方位,培养迁移能力。
每人都把操场四个方向上的象征性景物,在记录纸上记下来,并标明四个方向。
2、辨认地图上的方向(室内)
a、展示学生的记录纸,让学生把记录纸贴在黑板上。
b、指导学生观察:他们图上所标的方向有什么不同?如果把地图挂在墙上,有的上面是东,有的上面是西或北,这样行吗?该怎么办呢
c、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
【将物体与方向建立联系,有利于学生对方位的记忆。】
第三层次:辨别地图上的东南西北
1、在地图上找自己家乡的位置(课件出示中国地图)
师:同学们,这是一张中国地图,它像一只什么动物?(公鸡)请你们找找我们山东位于中国的什么位置?北京在山东的什么方向呢?
学生看地图。
师:我国最北部是哪个省?最南部呢?最西部呢?
学生看地图回答。
2、在教室里辨认东、南、西、北
教室的窗户在()面,门在()面,你面向()面
预计学生中会出现上方定为东南西北的都有,让各种不同表示方法的同学做一下介绍,从而引出为了统一,方便大家观察,地图一般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设计的。
教师板书: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让学生亲身经历画平面图,统一平面图方向的过程,感受方法的多样性,明确了统一方向的必要性。实现了从实际方向向地图方向的迁移,注重了对学习过程及学习方法的探究。】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
(操场上活动,巩固对四个方向的认识)
1、游戏:指方向
2、游戏:背对背
3、游戏:蒙眼说方向
【喜爱游戏是学生的天性,考虑到这一点我结合教材内容,通过多种活动调动学生的手、脑、口、眼、耳等多种感官,营造玩中学,学中玩学习氛围,不仅使学生体验到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的联系,也为学生创设了主动参与学习的空间。】
四、实践应用
本环节主要设计了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
1、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小峰和小娟上学可以怎样走?
2、出示北京天安门广场及四周建筑的照片和相应的平面示意图,让学生说一说各建筑物之间的位置。
【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知识运用实际生活中,巩固了所学的知识,进一步发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五、课外拓展
1、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知道指南针是我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2、教师向学生介绍有关指南针的知识让学生体会数学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密切联系,了解数学的价值。
3、西西在野外迷了路,你有办法帮他找到方向吗?给学生拓展辨别方向的方法技巧。
【生活是数学的源头,引导学生回到熟悉的生活中去,培养学生观察生活,体验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乐趣。基于这一理念,在课的结尾我并没有满足于学生学会了书本上的知识,而是又回到了现实生活中如何辨认方向这一实际问题,学生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后,我又给予了补充,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六、回顾整理,反思提升
课到此时,我想每一位学生都有很多的收获与想法,让学生说一说本课的收获与遗憾,要特别关注学生的遗憾,因为这是急需解决的。
至于本课的板书,我致力于条理清晰,简明扼要。
板书设计:东南西北
(上)北
(左)西—|—东(右)
南(下)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6
一、教材分析:
这节课讲的内容是人教版四年级下册17、18页《位置与方向》中的例1。
二、学情分析:
本课“确定位置”的学习是在学生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方向描绘物体的相对位置的基础上进行的,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
三、设计理念:
这节课的设计以“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为理念,力求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通过自己思考,小组合作探究交流,自主解决问题,教师只作必要的引导,让学生充分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课堂上结合由浅入深、循序渐进、讲练结合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全体参与,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与应用意识,体现“人人学数学、用数学,人人在数学活动中得到不同程度的提高和发展”。
四、教学流程:
新课标提出,数学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我设置了以下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此环节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和情境图导入课题,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欲望。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
1、了解公园定向运动图。
在这一环节中,我首先让学生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从图上发现问题————如何确定1号点的位置?这样设计,就充分把学生放在了学习的主体地位。
2、探究1号点的位置。
学生通过思考根据已有经验,自己就能找到初步的确定方法,即找到观测点,建立方向标,接着学生会从实践中发现,用以前学过的方位,不能描述1号点的位置,怎么办呢?激发学生进一步探究的欲望,这时我放手让学生自己探究,引出不能只用方向或距离来确定物体位置的认知冲突,也体现了新旧知识的联系。接着引导学生探究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其中,探究1号点的方向,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此处我组织学生小组讨论,合作交流,既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也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能力,通过合作交流,学生找到了确定物体方向的方法,再加上教师的多媒体课件示范,突破了难点,学生学会了用偏角度来描述一个物体的方向。在此基础上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很容易探究出了起点到1号点的距离,培养了学生的空间观念,然后让学生多次描述1号点的位置,既锻炼了语言表达能力也掌握了新知。
(三)、实践运用、内化提高。
这一环节,我设计了三个不同层次的练习,让全体学生都主动参与到知识的运用当中,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通过不同层次的练习,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获得不同层次的能力提升。
(四)、课堂小结、整理提升。
在小结这一环节,我放手让学生交流本节课的收获,学生通过感悟内化、合作交流,自己总结出了本节课的重点知识与学到的方法,使学到的知识更加系统化、条理化,体现了以学论教的教学思想。
(五)、布置作业。
这一环节主要体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另外,板书的设计,我力求语言完整,给学生一个完整的思维,渗透要完整思维的数学思想。
五、教学反思:
从课堂整体效果来看,学生的课堂生成比我预设的要好,能借助情境图找准本课的重点问题,通过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自主解决了难点问题,加上有效的讲练结合,呈现出了高效的数学课堂。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7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4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学习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能够用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三个方向,并能用这些词语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培养学生良好的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说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说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每组学生一张校园平面设计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说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创造情景让学生说说“前、后、左、右、向左、向右、向后转”。复习和感受方位。
2、组织学生活动:面向黑板,指一指前、后、左、右。
3、师:“谁认得东、西、南、北方向?你是怎样认识的?”
4、出示课题:东西南北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早晨,太阳从哪边升起?引出东。
2、指一指哪边是东?教室的东边有什么?(黑板)
3、东和西是相对的,那西边是哪边呢?教室的西边有什么?
4、组织全班活动,起立,指一指东和西。指左边练习表达:这边是北。指右边:这边是南。练习用教室的北和南各有什么说一说?
5、完成书本填空和做一做:
出示例1挂图:
图书馆在操场的东面,体育馆在操场的()面。教学楼在操场的()面,大门在操场的()面。
完成“做一做”
(三)、巩固练习:
1、完成练习一第2题
先观察,你从对话中了解到什么?(可以确定了两个方向:北和西)
你能说说哪边是东、哪边是南吗?说说房间是怎样布置的?东南西北方向各有什么?
2、在教室玩“走方向的游戏”。
3、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学校的东西南北方向?各个方向各有什么?
4、小组讨论:你怎样记住我们东莞市的东西南北方向?
5、背儿歌:早晨起床面向太阳,前边是东后边是西,左边是北右边是南。方向。
六、说教学反思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画一画”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8
一、说教材
本课是人教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位置与方向》第一课时的教学内容。
在三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中,学生认识了东、南、西、北、东北、东北、西南、西北八个方向,能用这些词语描绘物体所在的方向,会看简单的路线图。本课是四年级“空间与图形”领域里“图形与位置”的知识,是学生空间观念的新发展阶段。教材在编排上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教材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景找准观测点,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通过现实的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方向意识,进一步发展空间观念。
情感与态度: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学习的态度。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具体情景中找准观测点,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教学难点: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
三、说教法和学法
基于学生基础,教法上我采用“创设—引导—开启”为主线的启发式教学法,积极营造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开启学生的心智,使学生空间思维得到发展。学法上让学生进行深入观察、大胆尝试、精心操作、互动交流的体验式学习,主动获得新知。
教师准备:课件、中国地图、练习图表。
学生准备:量角器、直尺。
四、说教学过程
(一)温故知新激发兴趣
课始,学生指认地图上的方向,填充八个方位图,并用量角器测量出东和东北等方向的夹角的度数。这样的开课既让学生回顾以前学过的方位知识、量角的操作方法;又引发学生思考“认方向”、“量角”和今天的新课有什么联系呢?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新课的兴趣。本课的知识与方向、角度有密切联系,找准新旧知识的结合点,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便于学生在尝试新知和练习中能有的放矢,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二)探究交流,确定位置
教学以“问题解决”为主线,其一般模式为:情境—问题—探索—交流—结论。围绕这根主线,为实现教学目标,我设置了以下教学活动。
1、观察情境、发现问题
出示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把学生带到美丽的大自然,感受空间的魅力。接着简单介绍定向运动知识。随后请学生想象自己就是参赛选手,进入模拟的空间中,观察“公园定向运动图”,交流发现比赛关键是找到各检查点的位置。于是从情景中提出“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呢?这样,从生活中提炼出数学问题,很自然的进入今天的主题——确定位置。
2、探究交流解决问题
此环节是课堂教学的核心环节,是学生掌握新知的重要时机,我采用让学生说、议、练、想四步完成新知的探究与归纳。
(1)说一说:让学生说说以哪点为观测点?1号检查点在什么位置?学生根据已有经验会说是以起点为观测点;1号在东北方向(或者偏东方向),我都予以肯定。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思考:有什么办法知道1号点的准确方向?
(2)议一议:根据刚才的问题组织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学生汇报交流时教师发挥引导作用,如果学生提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则因势利导,课件演示300、600;接着请学生描述1号检查点的方向。教师说明在生活中一般先说与物体所在方向离得较近的,也就是夹角较小的方位。
如果学生不能想出结合角度来表示位置的方法,教师则以合作学习者的身份,提出建议:能不能运用我们以前学过的有关角的知识来帮助我们呢?引导学生根据方位和度数说出具体的方向。
(3)练一练:还可以怎样说
南偏东700()东偏北500()西偏南20°()北偏西80°()
(4)想一想:离起点东偏北30°的方向上有山、建筑物等,怎样才能精确的找到1号点位置呢?学生各抒己见,发现要知道距离。课件配合演示起点到1号点是1千米。最后学生说出1号点的确切位置。
通过以上步骤,学生归纳出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教师板书(方向距离)。
(三)实践运用,巩固拓展
活动一:知识城堡
首先完成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学生先观察,提出自己不理解的地方。经过交流,重点分析给定的400米线段的意义,得出每个小段表示的距离,知道其他建筑物到小明家的距离。接着学生独立完成书中练习,同组学生互相检查。教师对完成好的学生提出表扬。
接着完成教科书第20页第2题,学生观察情境图,发现图中左下角出现了注有数量的线段,面对新的知识,教师鼓励学生大胆猜测,统一认识,最后完成练习。
活动二:生活乐园
课件呈现我国省会城市及直辖市的分布图。教师以第29届奥运会在北京及沈阳、上海等6个协办城市成功举行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练习时,引导学生按找北京,估沈阳,量度数的步骤进行。课件配合演示,规范学生的绘图方法。学生深入理解“对任意角度方向的准确描述”这一难点,同时他们充分感受到位置就在身边,所有的物体都有位置。
活动三:“海上空间”
课件显示海上雷达站情景。教师发放练习图表,学生根据相关的描述,将驱逐舰、护卫舰等实物图形摆在相对应的位置。学生通过动脑思考、动手操作建立空间观念。
雷达站发现了护卫舰、驱逐舰、巡洋舰、潜水艇。你能帮着在图中找到这些舰艇的位置吗?请你动手摆一摆。
1、护卫舰在雷达站北偏东6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2、驱逐舰在雷达站北偏西200的方向上,距离是5千米。
3、巡洋舰在雷达站南偏西450的方向上,距离是4千米。
4、潜水艇在雷达站东偏南300的方向上,距离是6千米
活动四:体验天地
5人1组开展站位置的活动。1人在中间站立,其余4人的位置根据课件上的提示或自定。学生通过游戏切身感知位置,体验数学应用的乐趣,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4号大约在我的东偏南450的方向距离2米的位置上。
5号大约在我的北偏西300的方向上。
3号大约在我的西偏南600的方向距离1米的位置上。
五、课堂总结,课外延伸。
请学生说说自己在本节课中的收获。通过学生自我小结,再次对本节课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并通过对自己和他人的评价,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情感。
六、布置课外题目:
请你画一画:站在电视塔,看见西偏南450的方向上有文化广场,东偏南300的方向有体育场,博物馆在电视塔东偏南600的方向上,动物园在电视塔北偏西400的方向上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9
一、说教材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程标准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本课是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的内容。本单元共分为2课时,我今天主要说第二课时。第二课时主要学例3、例4内容。
二、说学情
学生在一年级的时候就学过用“上、下、前、后、左、右”来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经验,在本单元第一课时已经能够辨别出“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是,对于三年级的学生来说,方向知识还是比较抽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给学生创设具体情景,加深学生的认识。
三、说教学目标(重难点)
基于教材特点和学生基本情况,我将本课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几点:
1、会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
2、会确定观测点,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教学重点)
3、利用所学的方向知识,准确流利地描述行走路线,解决实际问题。(教学难点)
4、在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能力和空间感受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在一年级的语文课本上就学过一首方向歌:早晨起来,面向太阳,前面是东,后面是西,左面是北,右面是南,现在我请几位同学给大家展示一下,一边背儿歌,一边用手指相对应的方向,其他同学都是小老师,看看他们所指的方向和你想的是否一样。师提示:东面
设计说明:利用学过的知识引入本节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再让学生动手指,加深学生对方向的认识,培养学生的空间感受能力。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生成问题
每天早晨,我们的同学都从四面八方来到我们美丽的常山路小学校园里,现在,老师提问,同学们举手:
谁是从东面一中方向来的?生:
谁是从西面华叶新城小区方向来的?生:
谁是从北面水韵佳诚小区方向来的?生:
谁是从南面天山小区方向来的?生:
老师发现,有一部分同学没有举手,那这部分同学是从哪个方向来的?“四面八方”老师刚才确实只提问到四个方向,那除了这四个方向外,还有哪些方向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走进本节课。
设计说明:这部分内容通过创设情境,生成问题,将东南西北和学校四周的小区结合,让学生从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加深对八个方向的认识。
首先来看大屏幕(出示方位示意图,回顾上节课所学内容),上节课我们已经知道了地图通常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其中北与南相对,东与西相对。现在,我们又有四个箭头指向不同的方向,哪位同学能够将具体方向移动到相应的位置上。(黑板上提前画出方位示意图,并用纸张打印出八个方向)
东南与西北的对话,东南说:西北,咱俩位置相对,我一抬头就看见你啦。西北说:不光咱俩位置相对,西南和东北的位置也是相对的。
设计说明:通过拟人对话的方式,增加学习的趣味性,加深学生对相对位置的理解。
师归纳:到此为止,我们认识了八个方向,要注意,找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是确定东南、西南、东北、西北四个方向的前提。
2、探索交流,解决问题
首先,我会在大屏幕上出示一幅图片:学校在中间,其他小动物家在学校各个方向,告诉学生们,我们学校要迎来一群新朋友,我们一起来看看他们分别住在学校的什么方向。
小组讨论,一会儿找同学来展示。
变换观测点,提问全班。(使学生真正做到举一反三,具体问题具体对待。)
方法归纳:
①确定观测点。
②建立方向标。
③确定物体所在的位置。
强调:以哪个建筑物为观测点,就在那个建筑物那里建立方向标。
设计说明:小组合作探究,学生主动参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三)迁移运用
先描述一幅场景:
小动物们来我们学校参观游览以后,我们的同学也想去动物园进行一次回访,到了动物园大门口下车后,同学们非常激动,三三两两组合在一起去他们感兴趣的场馆参观,现在来到我们面前的是文文和小平,我们看一下他们都想去哪里?
设计说明:以动物为线索,将探究新知和迁移运用串联到一起,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在大屏幕上给学生展现一幅动物园导游图,出示两个问题:
1、小平在大门口,她想去看熊猫,应该向什么方向走呢?
2、文文现在在长颈鹿馆,她想先去看狮子,再去猴山,应该怎么走呢?
3、同桌互相提出问题,一个同学说出想去的场馆,另外一个同学描述行走路线,并且试着解答。
方法归纳:
如何描述行走路线?
1、确定出发点、目的地,选择合适的路线。
2、每到一个地点就以这个地点为观测点,确定下一个地点所处的方向。
3、用“先向……然后向……最后向……”准确描述出来。
设计说明:把所学的方向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同桌互相提问,让学生能够发散思维,畅所欲言。
(四)巩固练习
课本练习二 第5题
设计说明:这道题既考查学生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的能力,又检测学生描述行走路线的能力,比较有代表性。通过巩固练习,可以及时、准确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我们学到了很多有关方向的知识,会辨认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根据给定的一个方向辨认其余的方向;会确定观测点,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利用所学的方向知识准确流利地描述行走路线,解决实际问题,希望同学们用学到的知识武装自己,强大自己,变成一个了不起的方向小勇士。
设计说明:通过课堂小结,点明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加深学生的印象。
(六)板书设计
设计说明:板书设计是我整个课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我致力于简明扼要,条理清晰,重点突出。
五、说教学反思
通过巩固练习,发现学生掌握良好,说明本节课比较好的完成了设定的教学目标,充分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但是,本节课没有兼顾到发言不积极的同学,以后我会从这方面着手,及时鼓励,尽量照顾到所有层次的同学。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10
说教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方向与位置》。
这一教学内容是学生在学习掌握了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学生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和会看简单线路图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教学内容是对第一学段学生学习内容的发展,它对提高学生的空间观念,认识生活周围环境,都有较大的作用。从学生自己十分熟悉的座位表着手,引出问题,后引出用抽象的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并应用这种表示方法来解决问题。这样编排教学符合学生由具体到抽象、由特殊到一般的认识规律,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对”确定位置的表示方法。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在方格上能用数对准确表示某一点的位置。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及本班学生实际情况(已掌握上、下、左、右、前、后等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和学生掌握了东、西、南、北、东南、东北、西南、西北8个方向和会看简单线路图的基础)。
1、知识与技能
(1)、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说出某一物体的位置。
(2)、能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2、过程与方法
(1)、结合具体情境,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
(2)、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活动,积累感性认识,丰富学生的表象。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活动,从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
(三)、说教学重、难点及关键
教学重点:理解数对的意义和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教学关键: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探索确定位置的方法,并学会在方格纸上用数对确定位置。
说教法:
根据学生的认识规律和心理特点,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会用数对表示某一点的具体位置。我采用了以下的教学方法:谈话法、提问法、尝试法、练习法、启发式等多种教法交叉进行,并辅以直观演示,引导学生自己动脑、动口、动手积极主动参与学习数学。
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为此,在引导学生采用情境法、探究法、练习法进行学习本节课的学习方法上引导学生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探索新知。感受数学知识无处不在。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成功的快乐。目的通过师生间的互动学习、生生间的探究完成本课的教学内容。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和加强所学知识,应用所学知识数对来表示位置,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并应于生活、生产中。
说教学程序:
(一)谈话引入
我们曾学过哪些表示物体具体位置的知识?从而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来学习有关方向与位置的问题。(板书课题)
(这样设计以旧知识做辅垫导入课题,便于学生接受理解。)
(二)探索新知
1、初步感知用“数对”确定位置
(从学生自己熟悉的座位入手引出问题,从中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便于学生乐于接受学习。从而突出本课的重点。)
2、用数对表示座位(尝试练习)
让学生先说一说小青、小敏和小华的座位,然后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来。
请同学们用数对的方法表示出小青班上同学的座位。(点击课件)
3、直观演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仔细观察发生了什么变化?
(通过直观演示,把座位图变成平面直角坐标图,让学生观察屏幕上的点,及它们所表示的数对,总结出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
通过观察讨论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它的表示方法是先横着看,看在第几组,这个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一个数;接着再竖着看,看在第几个,这个数就是数对当中的第二个数。也就是先表示横的方向,后表示纵的方向。(从生活中的数学过渡到抽象的数学知识,让学生形成智能,从而突破本课的难点。)
(让学生在附页2的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和班上好朋友的位置,加深对数对的认识。)
(三)巩固练习(课件出示)
数对不但可以表示教室里的座位,生活中还有广泛的应用。让学生在理解和掌握的基础上,利用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完成81页“练一练”中的习题。
通过让学生动手在附页1摆出游乐场的平面图,不仅培养了学生的操作能力,又加深了学生对数对的理解和应用。
(四)介绍地球仪(课件出示神舟6号)
从出示航天英雄费俊龙和聂海胜乘坐神舟6号,在内蒙古境内,安全着陆(引出问题:你知道科研人员为什么能迅速找到他们返回仓的位置吗?),从而向学生介绍地球仪。
在地球仪上有横线和竖线,连接两极点的竖线叫经线,垂直于经线的横线圈叫纬线。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因此,科研人员只要找到他们返回仓经线、纬线的位置,就是返回仓的位置,也就是着陆点。里面就蕴含着数对的原理。数对竟然有这么大的作用,因此,我们要学好它。
最后做游戏结束本课。(根据本班学生的座位情况,一名学生说出一个数对,而坐在这个位置的同学马上做出反应站起来。出错的同学给大家表演一个节目。目的是检查学生是否已掌握本节课已学的数学知识,用数对表示位置方法。)
(五)板书设计
好的板书是梳理学生的思路,让学生一目了然,整体感知本节课所学知识。让学生有一个清晰的表象。
方向与位置
第一个数:表示横的方向
用数对表示位置(,)
第二个数:表示纵的方向
第3组第1个可简单表示为(3,1)
第2组第4个(2,4)
设计理念:
引出问题——组织讨论问题解决问题得出方法——应用数对表示位置
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数学课堂活动中,学习和掌握新知。我在设计本课的教学时,从学生说说自己所在的位置出发:引出问题——组织学生讨论问题——从中得出用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通过课件演示把座位图变成平面直角坐标图,加深用数对表示位置的理解(先表示横的方向,在表示纵的方向)。通过学生在附页2的平面图上标出自己和班上好朋友的位置,和完成81页的“练一练”的习题。不仅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又培养了学生的能力。向学生介绍地球仪,使学生了解到根据经纬线可以确定地球上任何一点的正确位置。并应用所学知识数对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学以致用,使学生充分体会到数学知识就在我们身边,它来源于生活,并应用于生活、生产中。为此,我们要学好数学知识。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11
各位专家评委,各位老师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综合实践活动《走进军营》的主题确立课。下面我将从活动背景、活动目标、活动重难点、活动时长、活动准备及活动过程几方面开展我的说课。
一、活动背景
1、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步入少年时代,对未来充满了幻想。绝大多数学生都是独生子女,平时在家特别享受父母关爱。因此,利用他们对军人的崇拜之情,带他们走进军营,参观营地,亲身体验军人生活,感悟军人气质,对于提高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磨练坚强的意志,有很重要的作用。
2、今年的7.28洪水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伤痛,前来救援的65331部队曾经就驻扎在我们操场上,也让我们的孩子近距离领略了军人的风采,对军营的生活更加好奇。
二、活动目标
1、了解军人紧张而有序的生活,体会人民卫士的艰辛,感受生活的安定来之不易,激发学生热爱解放军之情。
2、体验军队严格的纪律,严谨的工作作风、优良的生活作风,以提高学生纪律意识、团队意识,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3、了解有关军事、国防的知识。
4、使学生学有榜样,奋发向上,形成心有祖国、心有集体、心有他人的思想感情。
5、对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三、活动重点、难点
1、保证学生活动过程中的人身安全。
2、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
3、提高学生合作探究及团体协作能力。
四、活动时长
8课时
五、活动前的准备
1.与驻军单位沟通;
2.准备摄像机、照相机等设备;
3.设计采访卡和各种活动记录表;
4、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和礼貌教育。
六、活动流程(主题确立课)
1、导入
播放7.28军营抗洪视频以及军营驻扎在我校的照片,创设情境导入。7.28是真实发生在我们周围的灾难,学生感触较深,同时抗灾过程中也有很多同学接触到了我们可爱的人民子弟兵,学生谈论热情高涨,由学生观后感引导至本课主题生成。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
2、主题分解
(1)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提出自己最想知道的关于军营的问题。
(2)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展示,合并筛选。
(3)对一些简单的问题可以请知道的同学给予解答。
(4)学生进行讨论对各问题进行归类分组,确立子课题。
陆军概况
我国军人总数?
女军人数量?
部队分布地区?
主要职责?
当兵的条件?
军人的生活
军人伙食?
军人一定要穿军装吗?
军人的工资有多少?
军人的假期有多少?
军人的工作
军人一天的工作时间也是8小时吗?
训练时间有多少?
所有军人都会打枪吗?
军人如何升职?
军人的学习
军人需要学习吗?
军人都学些什么?
军人有考试吗?
3、规划活动小组
(1)学生自由选择喜欢探究的方向。投其所好,提高学生探究热情。
(2)但如果出现某组成员数量偏差较大时,教师适当地采用鼓励的方法给予调整。达到人数平衡,确保各组活动顺利进行。
4、成立活动小组
(1)由活动小组内所有成员商议确定小组名称,推选小组长,以及确定本组口号。增加新成立活动组成员间的互动。
(2)各小组汇报展示自己的组名及口号。增强小组凝聚力,培养小组荣誉感。为各小组团体协作探究做好铺垫。
5、总结
(1)对本节课学生仍存在的问题教师给予解答。
(2)教师总结本节课主要内容。
(3)鼓励学生课外进行收集整理资料。并做好相关记录及资料的保存。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12
各位评委、老师:
上午好!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位置与方向》的整理与复习。
说教材
《位置与方向》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数学常识,实践性、应用性很强,有力的体现了新课标中指出的“人人学有用的数学”这一基本理念。为了让学生加深对有关方向知识的巩固和应用,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意识,我设计了本堂整理与复习课。
说教法学法
新课标中指出:数学课要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我认为,整理与复习课应该在查漏补缺的基础上,通过学生的主动参与,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学习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教师的角色应该体现在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为此,整堂复习课我都只做引导性的提问,让学生成学习的主人,自己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说教学程序
接下来我将从这三个部分向大家介绍我本堂课的设计思路:(课件显示)
一、课前调查,搜集问题,明确复习重点。
为了使学生意识到复习的重要性,找到自己在本单元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我首先提问:“同学们,你的方向感怎么样?”有的学生说很好,有的说一般,也有的说不怎么样。大部分学生都觉得平面图上的方向很容易确定,而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仍然有些问题。学生通过相互交流,了解了自己本单元的学习现状,产生了复习的需要,也明确了这节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就是在实际生活中辨认方向。
二、回忆整理,唤醒旧知,形成知识系统。
《位置与方向》这一单元的基本知识点比较少,为了将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并且渗透整理知识的方法,我引导性的提问:“同学们,你知道了哪些和方向有关的知识?”学生发言非常积极,最先想到的就是本期认识了这八个方向(课件);接着有学生补充道:“老师,我知道平面图上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来确定这些方向的。”还有学生想到了一些生活辨认方向的常识。我将学生的发言有序的进行了板书,通过他们的回忆整理可以看出,这个单元的知识主要分为平面图上的方向和生活中的方向(课件)两大知识系统。
三、查漏补缺,巩固提高,培养应用能力。
这一部分的教学我分为三个层次来进行。
首先是复习平面方向。为了让每一个孩子都能体验到学习的成功和喜悦,我出示了一张大家都非常熟悉的湖南地区图(课件),让他们找一找自己的家乡在哪里,并且给大家介绍一下它在湖南的位置。这个活动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大家都积极的参与到小组交流当中,有的学生还自告奋勇的要当讲解员,为全班介绍,课堂气氛非常活跃。
第二个层次是复习生活中的方向。这是学生知识比较薄弱的部分,也是本课复习的重点和难点。根据我平时的教学情况来看,学生在生活中主要采用顺时针定位和“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课件)。在复习过程中,部分学生说:“老师,我觉得顺时针定位很方便,只要我记住了东南西北是按顺时针方向排列的,就不会搞错了。”而对于左右区分得很好的学生,则比较喜欢用“身体定向器”来辨认方向。学生只要记住了生活中是前北后南,左西右东,再转动自己的身体,就能很轻松的辨认方向了。这里我想将“身体定向器”作一个示范,比如:当你面向东时,首先确定相对的一面是西。怎样确定南和北呢?这时我们利用“身体定向器”,右边是东,就转动身体将自己的右侧对着东,现在你的前面是北,后面是南。针对学生学习上存在的差异,我重点复习了“身体定向器”的应用,在教室里模拟进行辨认方向的活动,让不同的学生在复习课上得到不同的提高。
第三层是综合运用。复习课不应该是单纯的“技能操练”,而应该是一个个“问题解决”的过程。学会了辨认方向,就要加强实践应用,让学生在具体的运用中巩固所学知识,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为此,我先让学生争做“最佳小导游”:介绍从学校到烈士公园怎么走。让学生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方向,对行走线路进行描述,使方向的知识由具体转化为抽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
接着我设计了一个“米老鼠走迷宫”的游戏,请学生按照米老鼠的要求: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根据提示在在纸上画线路(出示课件),使方向的知识又由抽象转化为具体。学生画好以后发现:
老师,这条迷宫线路原来象个数字5!”大家都兴致勃勃的举起来展示,并且意犹未尽的要求继续画。这时我改变游戏方式,让学生闭上眼睛静静的想,这次不能动笔,只能听米老鼠的提示在脑海里把这条线路画下来(出示课件):先向东走200米,然后向西南走300米,最后再向东走200米。学生睁开眼睛不约而同的说:“是个英文字母Z!”这既满足了学生继续游戏的要求,又培养他们的空间思维能力,使方向的知识最后再由具体上升到抽象。为了让学有余力的学生有更多的思考空间,我继续追问:“刚才这条是米老鼠上学时候的路线,如果它放学后要沿原路回家应该怎么走呢?”一个学生抢先答道:“老师我知道,那这条线路正好和刚才的相反,是先向西,然后向东北,最后再向西!”学生的回答让我不得不为他们喝彩,同时我补充道:“刚才我们用1厘米代表实际长度100米,其实就是用到了以后的数学课中要学到的比例尺的知识。”
总之,整堂复习课,我都坚持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从发现自己学习中的问题出发,产生复习的愿望,让不同的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13
一、说教材
本课的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上册小学数学》58—63页。学习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本课在此基础上,使学生学习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
二、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的具体要求和本节课的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我制定了以下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学会在给定的条件下确定平面图上的方向;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
(2)通过现实的教学活动,培养学生辨认方向的意识,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活动体验,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学以致用的意识和小组合作的精神,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认识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并能用这些方位词描述物体所在的方向。
教学难点:学会看简单的路线图,并能描述行走的路线,进一步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
四、说教学策略
1、学情分析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东、南、西、北等方向的知识已经积累了一些感性的经验,并通过第一学年的学习,已经会用上、下、左、右、前、后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对本课学习打下了坚实基础。
2、设计理念:
(1)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
教师进行数学教学时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不能死抠教科书,应避免让学生死记枯燥的概念。这节课从学生的兴趣引入,选择了学生乐于接受,有价值的教学内容为题材在教学过程中密切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自主的学习。
(2)合作、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新课改积极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其目的是让学生学会学习。要切实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合作探究是重要的方法之一。
3、教法
这节课我主要采用互动、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放手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里,根据自己的学习体验,用自己的思维方式通过师生、生生到动,合作,探究等方式,自由地、开放地去探究,去发现,去“再创造”新知识。
4、说学法
课程标准指出必须转变学生旧的学习方式。本节课在学生学习方法的引导上力求体现:在具体的生活情景中,让学生亲身经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体验探索成功的快乐;通过师生,生生互动、探究、合作完善自己的想法,形成自己独特的学习方法;通过灵活、有趣和富有创意的练习,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联系生活实际解决身边问题,体验学数学用数学的乐趣。
5、教学准备:课件,每位学生一张以操场为中心的校园平面图,学生按教室的东、南、西、北四个方向就坐。
五、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教学一开始,让学生介绍临山公园旅游景点,自然引入课题位置与方向。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数学的兴趣,而且拉近了师生之间的距离,增强了学生对老师的亲切感。
(二)活动体验,学习新知
1、辨别方向
步骤1:学生介绍辨别方向的方法:
看太阳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用指南针辨别方向;在深山看树叶辨别方向;看积雪辨别方向;看北极星辨别方向(学生说后,师生边说边做)。从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充分汇报,交流生活中辨别方向的方法,将已有的前、后、左、右的方向知识与东、南、西、北建立联系,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经常要用方位的知识,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
步骤2:用方位词介绍教室的情况,让学生介绍教室的四个方向各有什么东西,使学生进一步熟悉东、南、西、北四个方向。
步骤3:游戏活动,听口令做动作
活动(1):老师叫口令,师生做动作;东边的同学起立跺跺脚,西边的同学起立拍拍手,南边的同学起立摸摸脸,北边的同学起立挥挥手。
活动(2):学生帮助老师叫口令:面朝西的同学坐下、面朝东的同学坐下、面朝南的同学坐下、面朝北的同学坐下。 形式多样的游戏活动,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做中学,生动具体的教学情境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而且让学生在活动中不知不觉,轻松愉快地理解了数学知识。
步骤4:引导学生归纳东、南、西、北四个方向的排列规律。让学生去发现,有利于学生掌握这四个方向的关系,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2、体验方位的相对性,到操场上辨方向
由于二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的关键时期,此时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仍然直接与感性经验相联系,仍然是有很大成分的具体形象性。因此,由老师带领大家在操场上辨认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小组内合作,看看东、西、南、北各有什么,让学生体会东、南、西、北四个方位的相对性容易理解,效果很好。
3、制作校园平面图:利用小组内合作制出以操场为中心的学校平面图,既让学生感受到校园建筑布局合理、美观,又让学生认识了学校建筑物所在的方向。在这一环节中让学生明确地图上的方位是按“上北、下南、左西、右东。”绘制的。
(三)实践运用,发展新知
通过灵活有趣,富有创新的练习,看简单的线路图回答:二(1)班的王小红家住市政府宿舍,放学回家怎么走?二(2)班同学到公园看菊花怎么走?判断胡老师要去的广场或超市;小导游摸拟走风景点。让学生把所学的有关方向运用实际生活中,使学生获得充分的解决问题的经验,体会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培养了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整节课是由各种活动贯穿其中,有“说一说”、“做一做”、“猜一猜”、“走一走”、“看一看”、“画一画”等活动,充分体现了课程标准中数学的生活性,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必须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等新理念,使学生愿学、乐学、教学重难点突出,课堂气氛轻松、愉悦,是一个立体化的开放式教学,学生也从中获得大量的知识信息,提高了各种能力。
【《位置与方向》说课稿】相关文章:
文科生报考专业及就业方向10-18
留学专业选择 先定“方向” 再定专业10-30
英国留学传媒专业入学要求及就业方向11-11
物理说课稿12-17
《重力》说课稿12-15
排球说课稿12-09
《心声》说课稿12-05
《雷雨》说课稿11-30
《掌声》说课稿11-30
将心比心说课稿1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