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
当阅读了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读后感而烦恼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
花一般的年纪,委身于年长自己二十岁的大官僚卡列宁。然他最关心的是如何打败自己的政敌,巩固自己的官场地位,这个官气十足也理性十足的人物,根本不关心妻子的感情生活,没有亲情,没有爱情,婚后在宗法思想支配下她曾安于天命,只是把全部感情寄托在儿子身上。如果非要说这段婚姻给了她什么,那就是无尽的黑暗,儿子只是那漩涡中的一丝火光,她需要的是一轮不灭的太阳。
他们,在火车站相遇,隔着玻璃窗,她美丽的脸庞,别有意味的眼眸瞬间将他俘虏,也许在那个无欲横流的资产阶级社会谈什么一见钟情有些仓惶,但是,爱了就是爱了。舞会上,他被她所倾倒,从此一发不可收拾。八年之前身不由己的出嫁,然后在平淡得可怕的生活中沉浸了八年,沃伦斯基的出现瞬间给她的生活注入了鲜活的血液,她感受到了生命的跳动,感受到了脸红心跳,像极了少女见到心爱的人这般不安却甜蜜。她的不安驱使她慌忙的返回圣彼得堡,在火车外,她见到了他,她叫他一起忘掉这段这不该发生的相遇,但是他的一句:I、can、not、help、myself。打破了她所有的伪装。沃伦斯基对安娜展开的热烈追求让安娜感到惶恐,但是她又贪念着这美好的悸动,也许,这是她第一次感受到了什么是爱。是的,沃伦斯基唤醒了她晚熟的爱情。
属于彼得堡官僚集团的卡列宁是个残酷无情的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他在生活中孜孜以求的只是勋章和官爵,在他看来,他之所以需要一个家庭,并非出于爱情的需要,而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赛马场上,她的目光始终追随着他,在他不小心坠马的时候,她所表现出来的惊慌失措被卡列宁所认为不齿,此时他眼里的她就是一个十足的妇,因此早早的强迫着她一起离开,在回去的路上,安娜不在沉默,她说:我的耳朵在听你讲话,我的心却满满的都是他,我爱他。她宣告了她对爱的宣言,此后,他们不在偷偷摸摸,卡列宁好言的警告,沃伦斯基母亲关心的劝阻,这些在他们的眼里都无异于废话,他们不会听从,爱情里,都是盲目的。她渴望自由而大胆地爱,不愿接受丈夫的建议仍然保持表面的夫妻关系,履行做作为一个妻子的义务,偷偷与情人往来;终于冲出家庭与渥伦斯基结合,公然与整个上流社会对抗。从此安娜失去了一个贵族妇女在社交界的一切地位和权利,除了渥伦斯基的爱,她一无所有,因此,她热烈而执着地献身于这种爱。沃伦斯基为她放弃了去莫斯科晋升的机会,安娜为他冲破社会伦理的镇压,要知道,那个时候的社会,充斥着的都是权利地位,失去了地位,已然被整个权利死死的踩在脚下。安娜再次向卡列宁提出离婚,但是又被拒绝了并以儿子作为筹码来威胁,安娜不仅仅是一个需要爱的女人,同时也是一位母亲,孩子就是她的生命。卡列宁离开了,安娜怀孕继而又流产了,沃伦斯基为自己的无能为力感到沮丧,痛苦的挣扎着企图自杀,是爱将他拉了回来,他来找她,看见一头短发的她虚弱的躺在床上,他们相拥,继而决定离开这个伤心之地。在国外,安娜体验到了从未有过的幸福,在那里,再没有别人,他们快乐得那么耀眼,但是作为一个母亲,她还是放不下孩子,受不住日夜思念的苦楚。同时,此刻的她还是一个没有离婚的女人,在道德和法律上,都是不被容许的。他们决定回去,然而,他们的事情在当地已经被议论得沸沸扬扬,人们称她为抛夫弃子的“妇”,将她视为上流社会的耻辱,见不到儿子,还要忍受着周边人的指指点点,这个时候的她在外在因素的压迫下心理的压力已经样她无法呼吸。
激情过后的沃伦斯基在朋友的劝说下越来越觉得权利的重要性,他开始忙碌的重拾他丢掉的东西。于此同时,沃伦斯基的母亲也不断的张罗着给他介绍年轻美貌的淑女,安娜年长于沃伦斯基,面对这种状况,她开始变得多疑,是的,她害怕了,害怕别人夺走她的幸福,害
怕沃伦斯基的爱转移到别人身上,怕她将像一块抹布一样被无情的丢弃。随着安娜的敏感神经质的不安全感出现丝丝裂缝,她和沃伦斯基的关系也因为那种尴尬的处境而不再和谐。王妃的出现,沃伦斯基的不耐烦掐断了她仅剩的生气,所有的噩耗仿佛一夜之间袭击了安娜脆弱敏感的心灵,她变得疑神疑鬼,无理取闹,沃伦斯基最后也无法忍受她了。不得不说安娜本身存在着不可弥补的局限性,面对社会,她勇敢地挑明自己对自由爱情与独立和要求,她大胆的冲破世俗的观念,但是她却也是愚蠢的,她对沃伦斯基说:现在一切都完了,我除了你以外甚么都没有了,请记住这个。她把爱情当成了生命的全部,把沃伦斯基当成了唯一的依靠。此时的她眼里再无他物,她变成了攀扶在渥伦斯基这棵树上的一条青藤,树倒藤亡。渥伦斯基成了她生活中和全部意义,一旦失去他的爱,她的生命便不可挽回地灰飞烟灭。没有自主的女人是可怜的,把爱情当成全部的女人是可怕的,这两点都在安娜身上呈现了出来,沃伦斯基开始被她的`这种强烈的占有欲给吓退。当她发现王妃的介入之时,安娜想到的不是平静的坐下来解决这个第三者问题,而是歇斯底里的要求沃伦斯基和她离开这个地方,去没有王妃,没有他母亲干预,没有旁人指指点点的地方。而此刻的沃伦斯基想要的不仅仅是爱情,还有权利。他说她多疑,说她无理取闹,但是在这点我不能批判安娜的不对,在我看来保有一定疑心的女人才是一个完整的女人,她爱他,才会疑心他会放弃她,也是因为她爱他,才会这般对他无理取闹,不仅安娜,女人天生就是高傲的,没有哪一个人会愿意对着一个自己不待见的人撒娇胡闹。造成这个结局的或许也因为安娜没有成功的和卡列宁离婚,以前看的电视小说描述的都是一个女人渴望得到一个身份,而在这里,沃伦斯基同样也是,他想要安娜可以给他一个正式的身份,而不是一个情夫的称号。矛盾愈演愈烈,安娜的精神终于崩溃了,他救不了她,她无法自救。
在我看来安娜是一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女性,她选择用结束生命来了结这一切,她来到和他初次相遇的地方,在呼啸的火车来到之时卧向铁轨,开头的那一幕仿佛就预示着这最终的结局。终于,她不用再被世人指指点点,不用在担心自己是否会失去沃伦斯基的爱,不用再被这时间的虚情假意所牵绊。镜头的切换,安娜张睁着眼睛,张大的瞳孔直直的看向远方,似乎正在寻找着她想要的未来,一个不再有担惊受怕的小生活。沃伦斯基最后选择上前线,他想要用这最后的觉醒来表达他是爱安娜的,我不知道这到底是安娜的幸或者不幸。只是,在这么一个物欲横流的社会,她真的争取过了。一个为情失去生命,一个为爱遗恨终生,这个结局充满伤痛。这不是道德的沦丧,是权贵之下人性的沦丧。
罗曼罗兰说:“爱情是一件很无奈的事,你喜欢别人,别人不一定喜欢你;别人喜欢你,你又不喜欢别人;两个人互相喜欢又未必能在一起。可是,最无奈的莫过于,红地毯已经走过,乐曲也已经奏罢,两情相悦的王子公主终于牵了手,日后的生活却并非想象的那样童话般美妙。”他们相遇继而相爱,开始时一切似乎都是这般妙不可言。但是,他们爱的太过热烈,以至于不仅射伤了别人,更刺伤了自己。虽然柏拉图曾说过:不要暧昧,伤人伤己。但是,有的时候暧昧却能给人最美好的憧憬,起码那样看来,还有目标,还有希望,如果安娜和沃伦斯基的感情能够止于暧昧时期,做朋友,做知己,保持着她的蓝颜,他的红颜,那么一切应该会简单快乐许多。如果他们止于暧昧,那么安娜将永远以一个女神的形象活在沃伦斯基的心中,如果他们止于暧昧,那么沃伦斯基将永远成为安娜活下去的希望。曾经在微薄上看过这么一句话:世界上最美好的感情就是,我喜欢你,恰好你也喜欢我,但是我们却都还没有表白。这或许就是朦胧的力量,友情总是最坚固,以朋友之名未尝不好。
当事情已经发生,在爱情里面,两个人已经成为一个共同体,那么就该一起面对一切,不管喜与悲。张小娴说过这么一句话:女人要的是什么?无非就是很多的爱和很多的安全感。
最初的时候,沃伦斯基可以为了爱为她放弃权利,带她远走高飞,但是有的东西始终无法抛弃,比如他对权利的贪念,她对孩子的不舍。只能说,有得必定会有失,两全其美的事情毕竟太少,安娜因为对孩子的思念而选择回来,其实事已至此,她已经被上流社会所抛弃,她回来不仅不会给儿子带来什么,反而会使别人看不起自己的儿子。既然当初已经选择放弃了为什么还要回来呢?过于贪心的人永远都不会得到太大的幸福。在这场爱情与婚姻的战争里他陪她走过了爱情,却没有站在她身边拿出一个男人的强势为她争取自由,非但如此,他还接受他母亲为他安排的和王妃见面,缺失安全感,那是抽空她的不仅仅是她的灵魂,还包括她的生命。
安娜为爱放弃生命,在这点上我是非常不赞同的,爱情不是生活的全部,更不值得为此放弃生命。不管怎么给女人下定义,是强势也好,弱势也罢,都不该为爱迷失了自己。当爱来临的时候勇敢爱,出现问题的时候坐下来解决,当解决不了的时候可以像勇敢抓住爱一样勇敢而洒脱的放手,而不是愚蠢的付出生命。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2
在念大学时,曾在普通话测试的课本上,有一位作者写道:“自己从农村来,不知道安娜卡列宁娜是谁……”从此,我对这位人物充满了好奇感,下定了决心,有机会一定得看看这部作品。
《安娜卡列宁娜》的作者是德高望重的俄国著名作家托尔斯泰创作的。他把安娜卡列宁娜这位人物写得栩栩如生,惟妙惟肖。由这中心人物而引出了特定历史时期所具有典型代表性的故事。
以安娜卡列宁娜为中心人物,其中她的丈夫卡列宁,她的情夫伏伦勘基,是与她相关的两个重要人物,通过她的'哥哥奥勃隆斯基这个关系和桥梁,她的生活圈子和加一个生活圈子相联系。其中,另一个圈子中的主要人物是奥勃隆勘测基的妻子吉蒂,以及吉蒂的丈夫列文,这两方面的人物加上与之相关的其他人物,共同组成了大约一百来个人物的形系体系。从而来揭露当时社会的阴暗面。
安娜卡列宁娜是一个外表美丽,情感真诚,内心世界丰富,充满生命活力的年轻女人。她由家长作主嫁给了比她大许多岁的彼得堡官僚卡列宁为妻,多处来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一次偶然的机会,她和风流倜傥的年轻军官伏伦斯基相遇而坠入情网。她所面对的是整个上流社会的敌意,她奋勇反搞,然而好景不长,终于与伏人参斯基的感情出现了裂隙,最后她走上了自杀身亡的道路。
从上述中心人物安娜卡列宁娜的人物性格中,我觉得她的命运是那个历史时代和社会环境下女人的共同命运,如果是有胆量的,有必要的对社会反动的女人,必然也是同样会遭到同样的命运。就像鲁迅作品《春逝》一样,两位主人公的自由恋爱之路,也逃避不了当时的社会给他们安排之路,不管怎么的拼,到最后的结果都是一样,他们都是那个时代,那个社会和观念体系在动难逃的牺牲品。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3
最近一直在读《安娜·卡列宁娜》,这本书让我读后感触颇深。虽然主人公安娜是悲剧人物,但在托尔斯泰的笔下成为文学史上最美丽且被刻画的最为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托尔斯泰对细节以及对心理的描写,对人物形象的刻画逼真细腻,生动鲜明,呼之欲出。
安娜本来是一个上流社会的贵族太太。她优雅美丽,贵气十足,让每个见到她的男人为之倾倒。然而,在莫斯科火车站上同青年军官渥伦斯基的相遇成为了安娜人生的一个大的转折点。两个相爱的人终于在一起生活了,可是这种幸福并没有维持多久。上流社会对安娜关闭了社交界的大门,使得她无人可谈,无处容身,使她陷入空前的孤立。于是她变得越来越敏感,越来越神经质。她害怕他会抛弃她,她总认为他已经不爱她了,她经常胡思乱想。她时常限制着他的自由,这种限制把他压得喘不过气来。其实渥伦斯基始终是爱她的,而且始终被安娜的.美丽和优雅吸引着。但安娜的无休止的怀疑,无端猜忌,还有持续不断的吵闹,让他疲惫了。他爱她,但不知道应该如何继续下去,他总是想逃,而这些行为使得安娜陷入了空前的绝望和孤立无援的窘境,最后选择了卧轨自杀。
他们两个人虽然相爱,但对爱情的理解完全不同,价值观也错位,可以说安娜的情感危机就是两个人理解上的危机以及沟通上的危机,当然也有当时俄国的社会大背景。
托尔斯泰真是最具内心洞察力的作家,他的目光十分锐利。在小说中,他并非仅仅描写跌宕起伏的故事,而是一步一步深入到人物的灵魂深处,去探究他们所有行为的思想根源,展现人性的复杂性。真的好喜欢他对人的内心深处的探索以及对灵魂的不断拷问。
真不愧为一部伟大的小说,真是精彩绝伦。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4
安娜卧倒在了布满砂土和煤炭的枕木上,一颗曾经那么动人的、真挚的、生气勃勃的生命之星划过天际,终极陨落在她爱恨开始的铁轨上。
《安娜卡列尼娜》的电影版本很早以前便看过了,但总是怀疑那不是真正的安娜,因此始终渴看读到列夫.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可认真的捧上书本来品读时,内心却始终不得安宁。当安娜与渥伦斯基在火车站台第一次相见时,“但是感到他非得再看她一眼不可。当他回过头来看的时候,她也掉过头来了,她那双在浓密的睫毛下下面显得阴暗了的、闪耀着的灰色眼睛亲切而留意地盯着他的脸、似乎是在寻找什么人似的”一见钟情固然以悲剧结尾,可浪漫的邂逅却让我沉醉在美妙的、沉静的境界中。赛马场上安娜的失控表露了他们的恋情,安娜生下了他的孩子,卡列宁的宗教宽容让安娜感谢又愤怒,安娜与渥伦斯基出国了,又回来了,安娜遭到了社交界以及家庭的抛弃,而渥伦斯基却重新踏进社交圈,醉心于自己美好的前途,悬而未决的离婚协议、肝肠寸断的念子之情、自私深沉的爱情独占心理,这一切既让安娜体会到了八年的无爱婚姻里丧失已久,又让她平静的`心灵经历了一场喜怒哀怨的风暴。而我也随着安娜的故事沉浮时而兴奋,时而忧伤,时而挣扎。尤其到了后面,安娜被孤独与嫉妒折磨得生不如死,没有人倾述、没有人理解时,我终于能稍微明白为什么安娜选择死亡,她太痛苦了,死亡才能摆脱一切。
渥伦斯基爱安娜,而且他的爱并不肤浅,也许刚开始他对安娜的爱恋有着虚荣的成分,但安娜患上产褥热即将死往时,“他在她患病期间真正熟悉了她,了解了她的心灵,所以他觉得以前就似乎从来没有爱过她,现在,在他了解了她,真正爱上她的时候,他却在她眼前显得非常低下”甚至列文也为她倾倒,由于“她除了聪明、文雅、美丽之外,她还非常老实。”我也爱安娜,从书中瞥见她的第一眼,我便爱上了这个“仿佛有一种过剩的生命力洋溢在她整个的身心,违反她的意志,时而在她的眼睛的闪光里,时而在她的微笑中显现出来”的生气勃勃的女人,而她鼓起勇气与情人远走高飞时,我更是不可抑止的迷恋上了她,这种迷恋不在是站在读者的角度喜欢她、欣赏她,我甚至想自己就化身为她,让我能分享她生命力的一切迷人品质。
可爱的安娜还是自杀了,当看到她在自我折磨中苦度人生时,我甚至希看她早点结束生命。她的死亡始终是一个悲剧,吉蒂获得了幸福,多丽依旧安稳度日,卡列宁照样平步青云,可只有安娜,由于她选择了自由,选择了真诚,选择了勇敢,最后却不得不死亡,她违反了贵族社会的游戏规则,做了冷酷自私者中的一个叛逆者,由于“我只是想活,除了自己,不会伤害任何人,我有权利这样”。这是她的咎由自取吗?这是她成为一个所谓的堕落的贵族妇女而理应遭到的报应吗?安娜在姑母的安排下,嫁给了年长的、迂腐的、虚伪的卡列宁,八年时间里,他压抑了她一切的热情和生气,当我们知道排除了爱情以权力地位为基础的婚姻是不公道的,分歧人性的,当我们肯定了个人追求自由与幸福的价值,又有何权利指责她的选择呢?
然而安娜的死亡是必然的,这并非由于她道德败坏,自私善妒,只是由于她是女人,是一个真诚的女人,是一个贵族社会真诚的女人,是一个男权社会下贵族社会里还保持着真诚的女人,因此她只能自杀。假如她是多丽,忠信老实地守着家庭,在怀孕生子,再怀孕生子中耗费青春,而且不得不苦咽下风骚丈夫到处拈花惹草带来的痛苦,她就会继续如困兽般维系无聊的婚姻,假如她是培特西夫人,私下放荡荒__但表面道貌岸然,她就不会在赛马场上失声而起,而且随着渥伦斯基离开了家庭,或者假如她能有一份自己的事业,她就能发挥自己的才智,充实自己的生活,不再是只要爱情,一切都不重要的小女人。但她的命运注定她无法生存。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5
这本书是我今天看的最厚的一本,花的时间也最长,读了三周。故事主人公描述的非常逼真,感觉还是读书比看剧更能体会人物的各种心理变化。
其中我非常喜欢列宁这个人,他跟比他地位高些的人相处也待之以礼,并不阿谀奉承,跟平辈来往态度随意而直率,对下面的人宽容,最重要的是他真诚,不装。不过列文自结婚以来已经改变了许多;他现在颇有些耐心了,如果他不明白这一切都是怎么一回事,那他就对自己说,不了解全部情况别妄作判断,大概事情就得这么办吧,便竭力不让自己生气。
阿历克赛·亚力克山德洛维奇他一生都在官场上度过,因此,每当他对什么东西有所不满时,他便想,错误在所难免,任何事都能改正,于是他的不满也就逐渐缓和了。安娜的丈夫是最会伪装的人,他从小就没有双亲,跟叔叔长大,有个哥哥是外交官,一直在国外任职,联系的也少,后来就死了。他没有说知心的人,认识安娜也是由于权势所迫强行结合的,但是由于安娜的美貌,他也喜欢上她。后来安娜背叛他之后,他也非常冷静的处理,让我对他也产生怜悯之情。
伏伦斯基--安娜的情夫,他是一个心思细腻的人,他的日子之所以过得特别美满,因为他有自己的一套规矩,什么事该做,什么事不该做,都明确地规定出来。这套规矩涉及范围有限,但却非常明确,无可置疑,伏伦斯基从不越出这范围一步,对于照规矩他应该做的事,他毫无片刻的犹豫。这些规矩无疑规定了:赌账是要付的.,而裁缝的钱是不必付的;对男人不可以说谎,对女人则是可以的;不可以欺骗别人,而欺骗做丈夫的是可以的;不能饶恕别人的侮辱,而侮辱别人是可以的,如此等等,如此等等。他喜欢赛马,社交。他对安娜的美貌所倾倒,以致于放弃了前程追随安娜,但是后来他与安娜不断的争吵后,失去了对她的耐心,让我有些恍惚他是否真的爱她。
最后谈谈女主角安娜,书中描绘她的美丽与魅力实在让我想见见这个人,男人们见到他无不为之着迷,她又聪慧、爱学习,只要她想学的没有学不会的,她在建筑方面的知识,付伦斯基都要向她请教。安娜太着迷于爱情了,以致于她最后为爱情献出了生命。她自己的感想“我的爱越来越热烈,越来越只顾我自己,而他的爱却在一步步地熄灭,所以我们会各走各的路,”她继续在想,“这是无可补救的。我把一切都寄托在他一个人身上,而我也要求他越来越完全地把自己奉献给我。而他却是越来越想要离我远些。我们两人恰恰是在同居前越走越近,而后来便止不住地分道扬镳了。这是无可改变的。他对我说,我嫉妒得毫无道理,我自己也对自己说,我嫉妒得毫无道理;但是这话是不对的。我不是嫉妒,我是得不到满足啊。可是……”一个突如其来的想法让她激动得张大了嘴,在车厢里挪动了一个位置,“假如我可以不论是什么,只要不做一个只会迷恋于他的爱抚的情妇,那就好了;可是我不能也不想做个别的什么人。我的这种欲望引起他的反感,而他也就引起了我的愤怒,事情就只可能是这样。难道我不知道他不会欺骗我,他对索罗金娜没有意思,他并不爱吉蒂,他并没有背叛我吗?这些我全知道,可是知道了我心里也并不轻松。他就是不爱我了,出于责任他也会对我好,对我温存的,可是那我所想要的东西就没有了,——这甚至比仇恨还要坏一千倍!这是——下地狱啊!
这只是我读过一遍之后的感想,我希望在我看过这部剧后再重读一遍,相信肯定会有不同的感受。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6
一部《安娜·卡列宁娜》读完了,引起了我们心灵的震撼。上流社会贵族夫人安娜不甘于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奋力追求自身向往的爱情,最后在现实的“车轮”中撞的头破血流。安娜死亡的壮烈场面久久在我们的眼前挥之不去。
爱情是什么?在当今这个社会中,我们唾手可得。而在安娜生活的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却不能按照个人意志任意得到。安娜在抚养她长大的姑妈的撮合、怂恿下,在还没有尝到爱情滋味的情况下,嫁给了比自己大二十岁的卡列宁。卡列宁一个官僚,长期的官僚生活使他虚伪、呆板、木讷,同时,他也将这种官僚作风带到了生活当中。安娜厌烦,但却没有想到怎样改变它,她以为生活就会按照这样的轨道进行下去。没有想到,生活总会有许多的插曲。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她遇见了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对她一见钟情,从此穷追不舍。久而久之,安娜陷入了他的这种大献殷勤中,而且越陷越深。经过安娜的难产、伏伦斯基的自杀,他们终于踏上了私奔的道路。我们以为,从此他们就可以幸福地生活下去,如王子与公主一般。而现实却不是这样,托尔斯泰忠实地坚持着现实主义。生活的琐碎,安娜一如既往的坚持,让伏伦斯基觉得透不过来气,渐渐地不想回家、迟回家,在一次又一次地争吵中,他变的冷淡。安娜对伏伦斯基的“威逼”,她痛苦挣扎……最后选择了躺在火车的车轮下。
关于列文,他的生活是作者描写的农村生活。对于自己主要的事业——经营农业,他想到了很多,他觉得劳动者是农业中的重要因素,必须重视这个因素。所以,实际中,他想到了承包经营分红制,以使改变农民贫困的状态,理论上,他写关于农业生产中劳动者这一重要因素的书,他想将自己的农业办的有声有色。然而,他得到不到农民们的支持。农业之外的生活,哥哥的死亡,妻子分娩的疼痛,他的无助的孤独、恐慌……这一切,让他对自己提出了疑问。苦苦的追寻,时时刻刻的思考,终于在菲多尔的话中得到了启发。
这部书通过女主人公安娜追求爱情悲剧,和列文在农村面临危机而进行的改革与探索两条线索,描绘了19世纪70年代的俄国从莫斯科到外省乡村广阔而丰富多彩的生活图景。
关于安娜与伏伦斯基的爱情悲剧。
安娜是封建道德与封建制度的叛逆者,她是一个具有资产阶级个性解放思想的贵族妇女,她反叛的是她赖以生存的整个上流社会。而伏伦斯基是一个生活在现实中的人,他还是要在那个社会生存下去。安娜敢于向社会挑战,而他是怎样也不敢彻底这么做的。这是他们不能结合根本原因。安娜的丈夫卡列宁虚伪而冷酷,他最感到痛苦的不是妻子的不贞,而是妻子不肯把这种感情掩饰起来,而使他的名誉、地位受损。他以家庭责任和宗教道德为盾牌,来折磨、威逼安娜,并拒绝同安娜离婚,这不仅仅是对婚姻的背叛者的惩罚,更是封建道德的维护者对叛逆者的惩罚。
再者,人总是生活在现实的社会中,人的一切行为举动总不可能彻底背离现实,如果说彻底背离现实,那将与现实格格不入,最终是要被现实淘汰掉的。所谓的自由总是要有个限度,有个范围,如果不顾那个限度、范围以及社会中规定的准则等等,追求完全的自由,那么最终也将撞的个粉身碎骨。
最后,再美好的爱情也不能背离现实生活,它是与现实生活紧密结合在一起的。安娜追求混混烈烈、纯碎的爱情,而忘记了生活中琐碎的细节。在安娜与伏伦斯基的争吵中,我们有太多复杂的感受。夫妻争吵是在所难免的,而在这对夫妻的争吵中,我们看到那不可融合的矛盾。可以说,他们只适合谈恋爱,而不适合作为夫妻的共同体生活在一起。在平凡的夫妻生活中,总是会遇到或多或少的磕磕碰碰,一般情况下,他们解决矛盾的办法都是双方做出让步,理解、包容、原谅……彼此,让矛盾消除。但是在这对夫妻中,矛盾似乎不可调和。安娜爱伏伦斯基,但是,她有自己的主见,而且她只能坚持自己的主见。伏伦斯基,他是现实中的男人,除了爱情,他还想要一份自己的事业,有自己的交际圈子,有自己的人脉,在这种事业上达到成功,获得成就感。生活本就是丰富多彩的,伏伦斯基的选择多方面,而安娜只执着于她选择的爱情,整日为情所困。虽然她也在看书,获得知识,但是她做这些完全是为伏伦斯基的所从事的事业提供理论支持。再者,她是一个女人,在那个时代,她存有本身认识的局限性,没有想到利用这些知识让自己强大,而只是一味地想和伏伦斯基一起你浓我浓、缠缠绵绵。安娜要求的爱情太感性、太完美、太不切合实际,这是伏伦斯基是给不了的,也是现实生活中的任何男人给不了的.。这就注定了这场爱情要以悲剧收场。
列文看到农民的贫困,向农民建议合伙经营各种农业,他梦想“以富裕来代替贫困,以利害的一致来代替互相敌视。总之,在他看来,这将是一场不流血的革命,但是极其伟大的革命,先从我们一个县的小范围开始,然后扩展到全省,然后全世界。”但是列文这个美妙的“不流血的革命”首先在他自己的村子就处处碰壁,农民对他的计划毫无兴趣,这使列文陷入了极度的痛苦和绝望;在个人生活上,他经历了爱情上的迷恋、挫折、失望到婚后的快乐、焦虑、猜忌、痛苦,经历了哥哥的死亡,最后在“为上帝,为灵魂而活”的信条中找到了“人生的意义”。
这部作品,作者采用了大量的心理描写。
卡列宁从安然平静的的家庭生活忽然陷入妻子与他人私通的尴尬境地后,他内心世界的复杂;伏伦斯基一旦与安娜相遇,他整个生活、事业、前程、家庭关系和社会关系的变化所带来的心理变化;列文追求吉蒂失败,到最终求婚成功,又结婚成家、生儿育子的过程中,他力图把他的农场办的出类拔萃,而又处处遇到种种和自理理想想左的困难并极力进行斗争的过程中,在他冥思苦想,探索人生真谛的过程中所出现的种种复杂的内心活动;吉蒂从她最初迷恋伏伦斯基到她成为列文爱妻的艰难经历中所体验的心理发展等等。
伏伦斯基在安娜的生活中的出现给她的心灵世界带来了震荡,随着他们感情的发展,安娜的心理状态出现种种复杂的变化。她体验过当偷偷当一个情人的甜蜜和紧张,品尝过生私生子的痛苦和与死神相见的恐怖,经受过忏悔、认罪、再反悔、再决心私奔的挣扎,享受过与伏伦斯基相伴出国一起旅行的幸福舒畅……到后来,她陷入死路一条的绝望中,不得不投身在火车车轮下。而在她临死前的那一段时间里,她的心理状态达到了空前复杂的程度。
安娜临死以前反常心理的一种表现形式是猜测、怀疑和误解。这时,她不信任何人。她怀疑伏伦斯基和索罗金娜幽会,怀疑对她真心关爱的朵丽和吉蒂看不起她;她的思想行为处处走向极端,觉得她“从来没有像恨伏伦斯基这样恨过任何人”,决心要用死来报复他,一会儿跟她大吵大闹,一会儿又低三下四地向他认错;她突然有了许多错觉,一会儿好像看见了儿子谢辽沙,一会儿好像伏伦斯基在亲吻她,一会儿又听见伏伦斯基在说粗鲁的话;她忽然梦见一个小老头儿在敲打一块铁板;她莫名其妙地恐惧,不敢一个人待在家里;她竟会忘记自己梳过头发没有,忘记自己身在什么地方;她茫然不知所措,烦躁不安,胡思乱想;她忽然想起她十七岁时跟姑妈去朝拜三圣修道院的情景;她一反常态,满怀恶意地对待别人,故意在吉蒂面前说:“你丈夫找过我,我非常喜欢他”,并且明知自己是不怀好意;她忽然热衷于梳妆打扮,心想只要打扮得漂亮了,伏伦斯基就不会丢弃她;她一会儿决心去死,一会儿又自言自语说:“不啊,怎么都行,只要能或者!”……安娜就是在这样的混乱心理状态和自我误导下一步步走向那火车车轮下的。
安娜儿子谢辽沙思念母亲的心理描写,朵丽回忆自己少女生活的心理描写,科兹内舍夫和瓦莲卡在树林中散步时,两人欲言又止,终好事难成的那段独特的恋爱心理的描写等等。
读完这部作品,我们似乎发现对于安娜的描写,篇幅没有那么多,那么长。其实,书中真正的主人公是安娜,所有人物的言行和行动,无不直接或间接与安娜有关。作者通过安娜与伏伦斯基这个人物的关系写出了安娜命运和遭遇的主要情节,这是伏伦斯基这个形象在这本书中的地位和作用。卡列宁这个形象在这部作品中和伏伦斯基一道起着为安娜形象的展开布置环境的作用。吉蒂美丽温柔、天真善良,即使有点平庸和浅薄,也讨人喜欢。托尔斯泰醉心的“家庭的主题”在安娜身上没有展现出现,倒是由她表现得淋漓尽致。但是,她体现的毕竟是一个狭小的世界。与安娜相比,如果她是一只玲珑的金丝雀,安娜便是一只端庄高贵的天鹅——那鸟中之王。吉蒂形象的一个任务是作为安娜形象的陪衬,吉蒂陪衬安娜,瓦莲卡陪衬吉蒂,与吉蒂的光彩照人相比,瓦莲卡是一朵失去青春和生命活力的褪了色的小花。朵丽不由自主地羡慕安娜所享受到的爱情,她去看望安娜途中在马车上的那一段自思自叹,说明了安娜勇敢追求幸福的的行动在社会上所产生的深刻影响。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7
这本书讲了三对夫妻的故事,奥博朗斯基和陶丽,安娜和丈夫卡列宁,列文和吉娣。书中提供了三个不同版本的婚姻故事,在婚姻中会遇到的问题和不同的处理方法。
奥博朗斯基和陶丽的故事版本现实中比较常见,奥博朗斯基不断有外遇,妻子陶丽困在生儿育女的家务中;妻子面对丈夫的外遇,虽然有愤怒,考虑到孩子抚养问题,原谅了丈夫。奥博朗斯基的外遇历程并没有止步于此,相反时不时寻欢作乐。社会中对于男女的婚外情适用两套评判标准,奥博朗斯基的外遇并不影响他日常生活。陶丽的选择是多数女性的选择,保存家庭的完整而选择原谅丈夫。
安娜和丈夫卡列宁的故事版本更加富有戏剧性。安娜去看望哥哥奥博朗斯基的路上,遇到了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开始追求安娜。安娜跟丈夫卡列宁之间没有爱情,她恨卡列宁的虚伪,同时对于外遇也感到羞愧。安娜在公众场合与伏伦斯基往来,卡列宁的要求仅仅是不让伏伦斯基来家里。安娜在生女儿的过程差点难产死去,她祈求卡列宁原谅她的.不忠,人性的复杂和多变。安娜病重中伏伦斯基自杀未遂,康复后安娜带着女儿与伏伦斯基一起生活,并没有离婚。同居后的安娜被上流社会排除在外,唯一能依靠的只有伏伦斯基,为了让伏伦斯基后悔,安娜最终选择了卧轨自杀。
安娜为什么会自杀,是因为爱情的不可靠吗?安娜把爱情看得太重,她抛弃家庭和儿子,跟随伏伦斯基一起生活。安娜的选择,迫切断了社交生活,只依赖伏伦斯基的爱情,而这爱情在安娜看来,飘忽不定。安娜要报复伏伦斯基,唯一的方法是自杀,让他后悔。为什么安娜要报复伏伦斯基,因为他的爱情让她失去了一切,唯一可依靠的是伏伦斯基,是因为人在爱情中的易变的情感。安娜当时不选择这段婚外情,情况会好吗?也不一定,她已经看穿了丈夫的麻木,不能忍受这样的婚姻。安娜的婚姻不会一直如此风平浪静,她有不满一定会反抗。
列文和吉娣的故事是少有的幸福婚姻的版本,列文第一次向吉娣求婚被拒,当时吉娣可能有更好的选择——伏伦斯基。伏伦斯基后来转头追求安娜,吉娣失恋,故事出现转机。吉娣去海边休养一段时间,并从感情的伤痛中走出来。列文第二次求婚成功,两人很快结婚,婚后生活幸福美满。列也最终从宗教中获得了慰藉,列文和吉娣的婚姻生活有争吵,但两个人的心是在一起的。
人都有长期亲密关系的需求,安娜的悲剧是那个时代身为女性的悲剧。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8
第一次看安娜这本书,是在高二的时候,而最初看这本书的原因,就应是源于对托尔斯泰的感兴趣,而这个兴趣的构成,则是来源于巴金的成名作《家·春·秋》这部小说里面说到的《复活》这本书。
故事的主人公安娜是一位端庄美丽的妇人,在前往为其兄长奥布朗斯基夫妇调解家庭纠纷的时候,遇上了英俊潇洒的年轻军官沃伦斯基,而沃伦斯基在第一眼看到安娜的时候,就被安娜独特的魅力所吸引,并由此展开了对安娜的疯狂追求。在起初迫于社会及家庭压力,安娜一向压抑着自我的情感,但在沃伦斯基的穷追猛打之下,安娜最终选取离开对于自我来说没有感情生活的家庭,而与沃伦斯基共同创造属于他们二人的情感世界。但故事的却并非是以二人的完美结合为结局,而是描述了在此后安娜所面临的来自感情生活和社会压力的痛苦,并最终以安娜的和沃伦斯基的双双“自杀”的杯具结局。
和所有人一样,在故事中咱们都看到了作者笔下的安娜,不仅仅是一个端庄美丽的妇女,同时更是一个敢于追求自我情感,挣脱社会禁锢的思想解放先锋,而这也是安娜被誉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之一的原因。
但除此之外,咱们更就应看到的是在这个美丽勇敢的女性形象背后,妇女在当时社会上所处的无助地位的悲哀的现实。安娜勇敢的挣脱了社会加之于妇女的禁锢,去追求属于自我的感情。但在这之后呢,她还是躲避不了社会对她的毒害,她在上流社会遭到“封杀”,亲友拒绝和她来往,甚至遭到了人们的公开羞辱,而更把安娜逼上绝路的是沃伦斯基的冷落,这一切,无情的把安娜送上了卧轨的结局。而造成这个杯具的原因,正是当时社会妇女所处的无助地位。尽管挣脱了不合理的社会禁锢,尽管离开了与自我没有感情的丈夫,但她却始终无法逃离这个无情的社会,也无法不依靠于善变的沃伦斯基,而当她在这两者中都找不到自我生存的理由及空间,她便只能选取结束自我的性命,以求彻底的挣脱这一切的束缚及其带来的苦痛。
咱们提倡勇敢地追求自我,挣脱思想禁锢,用心创造属于自我的人生,但咱们却不能忽视在咱们挣脱了禁锢、追求到了自我之后,咱们是否能够承受其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挣脱之后,是海阔天空还是遍体鳞伤?如果是海阔天空,命运能够掌握在自我的手中,这样的追求才能体现出其提倡的价值所在;而如果是遍体鳞伤,在此后的生活中举步维艰,那是不是就应思考,咱们的追求是咱们力所能及的目标,还是天方夜谭的空想。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是一个杯具,这不仅仅是对社会不公的揭示,更是对咱们在追求个性追求解放的过程中的一个警示。而已逝的.诗人海子,亦是为咱们敲响了这个警钟。海子在其对诗歌及感情的追求上,亦是勇于追求自我的个性,试图挣脱当时社会的固有模式,但其代价是不被世人所明白,导致其在文学创作及情感生活上的落寞和孤独,最终只能长眠于山海关的铁轨上。再看回当代社会,即使个性追求已成主流时尚所被提倡,但却还是会有咱们所难以改变的无奈与悲哀。且说与咱们大学生最是相关的教育问题,尽管许多人都依然意识到现代的教育日趋功利化、应试化,读书只为文凭,考试只为证书,但这种固有的制度以及风气确是咱们所无法改变的,咱们能够对这种社会现实表示不屑,在大学毕业后,大声喊道“我不屑去拥有这些所谓的证书”,但咱们却始终改变不了“文证书即是敲门砖”这样铁一般的事实,如果没有其他有利的因素的帮忙,那么咱们在社会上能够说是寸步难行,而这样的代价确实咱们所难以承受的。
咱们提倡勇于追求,勇于挑战,但却不能缺乏理性的思考,如果在追求的过程中所需要付出的代价是咱们所无法承受的,那这样的追求务必进行认真地斟酌,社会不需要那么多无谓的牺牲者,后人的成功更不须踩在前人的尸首上。只有理性的追求,才能实现咱们追求的价值。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9
昨晚把《安娜·卡列宁娜》看完了,是简版的,了解了大概内容。现在看书大有:“好读书不求甚解”的味道。
书中有段话我始终不能理解:
“如果有人打你的右脸,就连左脸也由他打;如果有人夺走了你的上衣,连衬衣也给他……”
我曾经看到过前一句,是在一篇佛学的文章里。但我一直不明白,这就是佛学的忍辱负重的精神吗?这就是“慈悲为怀”的阐述吗?为什么?
说不清看了这本书什么感觉。
“安娜在年轻时由姑母做主嫁了大她二十岁的官僚卡列宁,一直安于贤妻良母的'生活。但与渥伦斯基的邂逅,又重新唤醒了她对生活和爱情的追求。当时的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但安娜不愿长期欺骗丈夫,毅然把她与渥伦斯基的暧昧关系公开,从而被上流社会抛弃,同时也被卡列宁报复。她拼命挣扎,但还是无法摆脱悲惨的命运,最后卧轨自杀。”
书中也有段对话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假定你结了婚,你爱你的妻子,但是又被另一个女人迷篆…”
“对不起,我不理解这样的假设,怎么可能呢?正像我不理解我怎么能在用过餐后马上又到面包店里去偷面包一样。”
“为什么不哪?面包有时那么的香,很难抵挡它的诱惑的1奥布隆斯基边说边笑。
列文也笑着说:“无论发生了什么事,都不要去偷面包。”
奥布隆斯基大笑起来:“我遇上道学先生了。如果有两个女人,一个非常爱你,但你却不能给她爱;另一个为你牺牲了一切,而且对你无所求。你会怎么办呢?悲剧往往就是这样产生的。”
“假使你愿意听我的意见,我就说,我不相信会有这样的事发生。”
“你始终如一,这是你的优点,也正是你的缺陷。你有始终如一的性格,你要整个生活也是始终如一的,但问题是,现实生活决不可能这样的,人生一直在变化,生活是多彩的。”
列文叹了口气,没有回答。……
我在书外同样叹了口气。
人,太复杂,太麻烦了!
很多时候事情并非横是横,竖是竖的。
但是看到列文的比喻我还是忍俊不禁,有意思!
我想起上学时的一件事,有个学习较好的同学抄作业,同学都意外,问:你怎么会抄作业?同学反问:“放着作好的饭菜不吃,为什么还要再去做?”
这是哪种逻辑啊?
安娜的结局比较悲惨,她得到幸福了?我以为没有,有也是短暂的或强装的,否则她怎会卧轨?
不同的社会成就不同的故事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0
断断续续的在空闲时间看完了这本书,越到最后越是期待,也越到最后,人物的心理活动越来越强烈。最明显的就是安娜和列文二人,最开始我恍恍惚惚的觉得安娜和列文思考的是同一种事情:生活的意义。到最后由于强烈的思想和思考,才明白是属于不同的类型。于安娜来讲,更侧重的是个人的纯粹性,无论是生活还是精神上,她可以超脱那个时代枷锁的束缚。而对于列文,他追求的是自我精神的超脱,他经常思考人活着的意义,他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以至找不到结果的时候一度想到了自杀,但是他又有足够的意志力来克服!
列文:他担心哪一天他真的如此(自杀),因此,他把绳索藏起来,他怕他万一想不开上吊了;他也不敢把枪带在身上,他怕他万一一时想不开开枪自杀了,所以他一直强制着自己不去做这样的事情。尤其是他哥哥尼古拉的死,给他的心灵留下了莫大的创伤,以及吉蒂生产时的痛苦,他一度想着,要是这样他们可以不要孩子了甚至是以后的生活中,他一度不爱那个孩子。与其说是这些使他痛苦,倒不如说,是这些自然的生活规律加剧了他对生活的困惑和不解!“人既然会死,又何必活着呢”等等这种种事情,让他一度陷入了一种死循环的僵局,他不知道活着的意义,他不知道这些自然的神奇!当然哪怕是现在,这些问题也同样不知道困惑了多少人?可是对于这些问题,他却是执意的想去弄明白,当某一个时刻他觉得他弄明白了,可是在实际中却又行不通的时候,这又加剧了他的痛苦。反反复复,导致他怀疑一切而又无可奈何。当然这些问题与其说是列文的问题,倒不如说是列夫托尔斯自己的问题,他对于生命的思索一直就没有停止过,它自始至终都贯穿于他的整个生活,他不想发车夫伊万的脾气,可是当他赶车不如自己的意时,他仍会去发脾气,有时当他意识到这个问题,而不发脾气时,他自己又会陷入另一种自责的痛苦;他不想与人争论,当他真的这样做时,他又陷入了一种矛盾,他不知道自己该怎样做才行,以至最后他陷入了一种僵局。文章的最后,妻子和孩子出去寻他意外遇到大雨,他会很担心,尤其是看到雷劈了他妻子经常待的地方时,他害怕极了。或许,在那一刻,他已经意识到了一些问题,他爱他的妻子和孩子,深深的爱着!当他在淅沥淅沥的雨中,看到妻子和仆人护着孩子,在不远处向他招手,他高兴坏了。回想了生活的种种以及经历的这场雨,他似乎明白了,他爱他的妻子和孩子,这种感情他是说不清的,这种情感不知不觉的历尽痛苦产生了,在他的心中牢牢的扎下了根。正如文章最后所说的:“我照样还会跟车夫伊万发脾气,照样还会和人争论,照样还会不合时宜地发表自己的见解;在我心灵最神圣的地方和其他的人们,甚至和我的妻子之间仍然会有隔阂;为了我自己的恐惧我还会责备她,并且还会因此感到后悔;我的理智仍然不可能理解我为什么祈祷,但是我照样还会祈祷;但是现在我的生活,我的整个生活,不管什么事情临到我的身上,随时随刻,不但再也不会像从前那样没有意义,而且具有一种不可争辩的善的意义,而我是有权利把这种意义惯注到我的生活中去的!”。在经历了生活的千锤百炼和万千思绪的困扰,他找到了一种适用于自己生存的方式——对善的一种执着追求!
安娜:当和弗伦斯基的感情出现问题,经过服装店的时候,她想过是否要去找一份工作,要知道在那个时代,妇女大多是没有工作的,尤其是对于她这样的上流社会人士,在这样的地方找工作。她一直是一个生存在上流社会的人,她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放下所谓“身段”,只为了在情人面前的自尊;她可以不顾周围的冷嘲热讽,在她丈夫卡列宁不愿与其离婚的时候,她仍然可以追随自己的内心,同弗伦斯基出入社交场所,同他住在一起。她要的真的很简单,仅仅是一个纯粹的爱情。为了他,她愿意去一个没有人认识他们的地方,只要有他,只要他愿意陪着她就可以了。为了他,她可以什么都不要,哪怕是她曾经最爱的儿子。当她越是这样,对弗伦斯基的要求也就越苛刻,常人会觉得她是无理取闹,是的,有时候也确实是这样,但是更多的时候她确实是凭着女人天生细致入微的观察力,看到了弗伦斯基对自己的不屑,更深刻的感受到他对自己的冷淡与厌恶。她知道有时自己的苛刻要求会导致两人之间无休止的争吵和矛盾。可是,又有什么办法了,或许,这就是宿命,一个天生要求感情纯粹苛刻的人遇到了一个花花公子的心,怎能够善终呢?还有两人各自不服输的性格,以及拥有各自自豪点的人,外面世界的无限的光环,也是两人最终悲惨结局的导火索。她,美貌与气质并存,智慧与坚毅共有;而他,虽是一介花花公子,可同样智慧超群。他可以简单的就在社交界游刃有余,可以简单使使小伎俩,就获得她人的芳心。这样的两个人,注定了她们不能够走到一起,所以,这也导致了她最后的悲惨结局——卧轨自杀!过去已经回不去了,她也不愿回去,将来看到的也是无休止的'争吵,她找不到生活的出处,更别提是她所想要的未来,那这生活还有什么值得留恋的呢?至真至纯至烈的爱,导致了她对他仇恨的不断加剧,正所谓爱之深恨之切,当一些希望都看不的时候,她想到了自杀,是的,她想用这种方式来折磨那个折磨着自己的人,想让他的余生都生活在悔恨之中,而她也真的做到了。她“似乎”毁掉了他的整个生活,一直志愿军的时候,他不仅自己参加了,还带去了一个连。但是她忘了,她还有她自己,还有她爱的那个小女孩,还有她自己的儿子。她的生活不止有那些不爱她的男人,可她怎么没想明白呢?当她卧轨的那一刻,第一次由于弄手提包,而错过了机会,第二次当她完完全全在即定的轨道,当车已经向她驶来的时候她仿佛意识到了自己的错误,意识到她的生活还有她自己,可是一切已经晚了,火车压过了她的身体,她没有机会了。生活是不是都是这样的讽刺呢?当她第一次完全做好去死的准备时,却没能如愿;当她想过来,回过神的时候,一切已经晚了,一切都来不及了。
在她生活的最后的日子里,我一度怀疑她是不是得了抑郁症,她的精神一度恍惚,出现了一种精神错乱的遐想境地。可又有觉得这正是她真实生活该有的想入非非,在那样的日子里,没有人愿意和她交流,没有人愿意去看她,人家都觉得她是不知廉耻的人,可如果这样是“不知廉耻”的话,那那些守着婚姻的坟墓不敢去追求自我的人才是真的悲哀。而多丽真是这样的人,她一味的隐忍着奥布隆斯基的背叛,而又不敢离婚,她盲目的生了众多的孩子,却又无足够的精力和财力来抚养他们,当她去看望安娜的时候,她感觉到了自己与安娜的巨大差别,以及孩子教育的差距,她仿佛意识到了这个问题,可是她又无力改变。她只得继续过着丈夫在外拖欠外债,不断地割舍自己的田产而无能为力,心力交瘁的日子,以至最后啥都没有了,只剩下吉蒂给她的田产了。
当然安娜也有她不完美的一面,当她一度错觉,出现精神错乱的时候,她想去找一个能够诉说的人,她想到了多丽。可是当她到多丽家里的整个过程中,她认为有的人都是邪恶的,那个时候她的眼里没有善良可言,所以她一度的责怪弗伦斯基,认为是她造就了她现在这样进退两难的地步。因此,当他们两人出现不愉快的时候,她经常埋怨他。她去找她多丽,看到吉蒂也在的时候,她想起了吉蒂和她之间事情,她的戒备心理又来了,她开始怀疑她多丽,她认为她们只不过是看她的笑话罢了,她怀着恶意揣测所有的人,但是多丽却是她真正的可以拖以信任的人,这是她最后一根稻草,如果连多丽也不相信了,她真的就被这世界抛弃了。她再也没有可以信任的人了,世界虽大,却连一个说话的人也没有,这使她连最后的一丝丝希望也放弃了!我不知道托翁是不是故意让她处于精神错乱的时候才出现这种怀疑一切的状况。但她的不幸,仿佛让人看不到那个时代女性的一种自我觉醒机会,她的离去,注定了是旧时代思想体制下的牺牲品。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1
“一种仿佛她准备入浴时所体会到的心情袭上了她的心头,于是她画了个十字。这种熟悉的画十字的姿势在她心中唤起了一系列少女时代和童年时代的回忆,笼罩着一切的黑暗突然破裂了,转瞬间列车高速开来,她抛掉红皮包,缩着脖子,两手扶地地投到车厢下面,她微微地动了一动,好像准备马上又站起来一样,扑通跪下去了。同一瞬间,一想到她在做什么,她吓得毛骨悚然。她想站起身来,把脖子仰到后面去,但是什么巨大的无情地东西撞在她的头上,从她的背后碾过去了。‘上帝,饶恕我的一切!’她说,感觉无法挣扎……
安娜就这样死了,我倒在布满沙尘和煤炭的铁轨上。一个那么真挚、动人、生机勃勃的生命就这样逝去。回顾安娜的人生轨迹,从有一个快乐单纯的家庭,快乐的生活,到渥伦斯基的介入,并美其名曰“爱情”。而这个“爱情”的到来,却带走了她的一切。看完这篇文章,我觉得托尔斯泰最擅长的`不是揭露社会制度,而是对人类道德的自我审判和思索。安娜是要所谓的婚外情,还是要家庭,这个十分矛盾的问题即使放在现在,也应该能引起人们的深思。而这个“爱情”,仅仅是因为对方长得帅,能用甜言蜜语打动她。
安娜应该是一个诚实、勇敢、十分有人格尊严感的女性,当她要脱离原来的生活时,她勇敢地向丈夫决裂。她是一个正直而不放荡的女人,她追求真挚的爱情,她曾对渥伦斯基说:“爱,我所以不喜欢那个字眼,就因为它对于我有太多的意义,远非你能理解的。”安娜挣扎在贵族社会虚伪的污泥里,极力想得到超脱,她追求“真正的人的生活”,在她心目中,妇女不是被玩弄的对象,不是男性生活的点缀品。她将自己的追求寄托在真挚的爱情里,企图寻到道路来彻底解放自己和人格,为此,她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
安娜对爱情的追求与对上流社会虚伪腐的厌恶之间的冲突,是安娜最终悲剧的主要原因。这种冲突首先体现在于丈夫卡列宁的矛盾中,卡列宁是沙皇官僚制度的化身,她之所以需要家庭,是因为他在仕途上少不了这样一个点缀品。他对宗教、对文化的爱好,只不过是升官的敲门砖而已。卡列宁这种冷漠、虚伪、一心想往上爬的思想,是安娜所不能容忍的。当渥伦斯基相爱了。
然而渥伦斯基只是使她陷入一个更虚伪更欺骗的处境中,这个社会就是通过他展现了贵族阶级的自私与冷酷无情,最终把安娜逼上悲剧的绝境。
细细品味完这本书,我深深地感受到安娜在当时那种环境下的痛苦与无奈。安娜的命运值得同情但更值得我们认真思考。她被逼上绝路,是社会的罪过,她的死更是对河岸社会的一个反抗,她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对自身人格解放的追求,都应该值得我们学习。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2
《安娜·卡列尼娜》巨大的思想和艺术价值,使得这部巨著一发表便引起巨大社会反响。托尔斯泰并没有简单地写一个男女私通的故事,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揭示了俄国社会中妇女的地位,并由此来鞭挞它的不合理性。作品描写了个人感情需要与社会道德之间的冲突。书中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则成为世界文学史上最优美丰满的女性形象之一。这个资产阶级妇女解放的先锋,以自己的方式追求个性的解放和真诚的爱情,虽然由于制度的桎梏,她的悲剧只能以失败而告终。但她以内心体验的深刻与感情的强烈真挚,以蓬勃的生命力和悲剧性命运而扣人心弦。它最吸引人的是她胆大的作风以及华丽的文字和恰到好处的张力给这本旷世之作赋予了生命。也让后人能够记住它,不需要太多的理由。
《安娜·卡列尼娜》这本书是我读过的相对比较优秀的一部小说。风中之烛在风中摇曳,微弱的亮光照亮四周,最终在黑暗之中黯然消逝。安娜·卡列尼娜,这个美丽而又孤独的灵魂,在无尽的'遗憾之中香消玉殒。大家都说自己活的是有罪的或者没罪的,但是读了这篇文章让我觉得我们有罪,是因为我们没有去拯救像安娜一样的人,拯救像她那样美丽而高尚的灵魂。因为我们是懦夫,是自私者,是靠良心的怜悯而活着的人。我们都在等待,等待着别的人来拯救我们自己。我们企盼着幸福有一天会来到身边。它会伴随着我们,直至我们生命的结束。
这是个被压抑的充满勃勃生气的女人,安娜因为羡慕光明,爱上了外表俊美,内心空虚的伏伦斯基。对爱情,对幸福的无限渴望是她忘却了一切烦恼和恐惧,在幻想之中只为了爱情而活。而一种虚妄的狂热也笼罩了伏伦斯基,他对安娜一见钟情,沉迷于她的美丽和独特气质,但更为重要的是,他与安娜的特殊关系带给他有一种征服感,荣辱感。这种虚荣之心决定了他对安娜的爱情十分肤浅。而安娜全心全意地投入到新的生活中,伏伦斯基对她来说,就是她所有的希望和寄托,就是她的一切。这种纯洁无暇的爱使伏伦斯基自惭形秽,推动着他不得不重新认识与安娜的关系,对自己的肤浅和轻率表示自责,并在精神上强迫自己进一步爱这个女人。
安娜和伏伦斯基的爱情如同燎原之火,熊熊燃烧起来,情感完全控制了理智。道家说,无为而为,才是人生的最高境界。当在爱的纯洁之中涂抹上其它色彩的时候,这种爱就不再是完美的了。但此中没有是非之分,没有对错之分,只有理智和情感不懈的抗争。安娜是另外一个人的妻子,是一个孩子的母亲,是社会希望她恪守道德的人。在爱情的对面,是长期的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这种大众意志有时表现为道德,有时表现为法律。而伏伦斯基是一个始终属于世俗的人,他没有勇气与他过去的世界完全断绝,他无力反抗来反对这种宗教情结和大众意志,也就无法帮助安娜摆脱极度危险的精神危机。伏伦斯基和安娜的灵魂属于两个不同的精神世界。他们虽然一见钟情,但他们貌合神离,相距遥遥,根本不可能融合在一起。当安娜孤独无助的时候,伏伦斯基选择了逃避,他想要回到他以前的那种花花世界里。对生活和理想彻底失望的安娜选择了自杀。她生活在巨大的压力之中,已承受太多的悲哀与不幸。她需要身体的无痛苦和灵魂的无干扰。她用她的方式寻求到心灵的完全宁静。安娜最终没有与现实妥协,她是一个非常勇敢的女人。很难说在我们现在的社会中能够容纳安娜这样的女人,我们都企盼着理解、宽容、仁慈,我们都希望我们的世界和平、安宁、充满人性。但悲剧总是一天天在我们的身边发生。如果我们不能坚持自己的信念,不能宣扬纯洁的生活,我们的世界不知将会走向何方。当邪恶在社会中横行的时候,纯洁和高尚的东西反而显得愚昧可笑。这是我们的现实。而文章的作者托尔斯泰和他的安娜一样,直到生命终结,都不与不合理的现实妥协。
在《安娜卡列尼娜》中,托尔斯泰塑造了一个真实的灵魂,她是那么美,洁白无暇,气质非凡。这个灵魂只会活在托尔斯泰的心中,因为这是他心目中的完美,是他灵魂中的至洁至纯。她就是他自己的一部分,她就是美本身。而她又是我们每个人的一部分,我们读到她的人都会在她的身上看到自身的善,看到内心深处的真诚愿望,没有任何的虚伪和矫饰的内心世界。正是在作者近乎苛刻的追求中,小说的重心有了巨大的转移,安娜由最初构思中的"失了足的女人"(她趣味恶劣、卖弄风情,品行不端),变成了一个品格高雅、敢于追求真正的爱情与幸福的"叛女"形象,从而成为世界文学中最具反抗精神的女性之一。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3
安娜是俄国上流社会的迷人贵妇,这种贤妻良母类的女人,让人感到1种慈祥的安宁。但是,她接下来与渥伦斯基邂逅之后的事情,以及她最后走的极端,让人感到深深怜悯。
她是1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1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1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
在这场与列文、吉蒂、卡列宁、渥伦斯基等人的多角恋与各自婚姻的爱情的对比下,安娜无疑是可怜的,她选择独自承担了无望爱情的全部后果。列文无疑是成功的。他在婚姻的道路上,窘迫,失落过。但是经过蜕变,与自己心爱之人喜结良缘,并接有了1个可爱的孩子,米佳。而安娜与渥伦斯基婚外情,是最让人所不齿的。他们有了在自己罪恶的结合下的牺牲品:女儿安妮。
其实,最后害死安娜的,不是别人,是安娜自己。她走上了条极端的路,没有自制力其实是种可怕的东西。嘴上说着,我可以压抑一切的感情,可是心中却不这么想。
是安娜的心口不一害了自己。明明是来促成渥伦斯基与吉蒂的婚事,却将自己搭了进去。表面上,压抑着,那真实,又是什么?因为自己成为了导火索,所以引发了后来的一切。渥伦斯基的逐渐冷淡和抛弃,卡列宁的渐渐折磨、后来的卡尔塔索夫夫人的公开羞辱以及文章最后她的卧轨自杀。一切的前因后果,都在于此,都在于她的不安于本分,心中的自制力不高。这是一场悲剧,由她亲手导演,演员最后全部走光之后,又由她自己,最后终结。
这部以死亡而收场的戏剧性悲剧,却成就了安娜·卡列宁娜的形象。这种对自己婚姻不贞,背叛家庭,抛弃自己的儿子,又担心被自己的.儿子看不起的女人,是被世人所厌恶和不耻的。私通在上流社会并不少见,可是少见的是,安娜·卡列宁娜的勇于承认,虽然最后得到的结果是被上流社会抛弃。
但是,在这种列夫·托尔斯泰近乎苛刻的描写下,安娜·卡列宁娜的缺点,也正是她的闪光点所在。这突出了1个叛逆的女人,和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形象。
这句话有褒有贬吧,可是谁又去管她呢?在婚姻中,上流社会对待不贞夫妻的惩罚是不同的,而丈夫近乎变态的宽恕,对安娜产生了1种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形的压抑感。安娜在别人眼里是怯懦的,但是,她的真正的形象,却是光辉的,作为1个对比人物,她最后的往铁轨上的一卧,成就了她的勇敢,反叛的精神女性。也许正如现在的人所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有勇气去自杀。
“真不愧是个卑贱的女人,连选择的死法都是那么卑贱。”公爵夫人鄙视的说。其实我认为不然,她并没有权利去评判,真正的评论权,是掌握在当事人的手中。
安娜·卡列宁娜,总体来说,是1个怯弱而又勇敢的人。可以说,最后的卧轨,不是她的本意,她想要站起来,却无能为力。
选择1个人背负所有,她看淡了世俗。她的丈夫卡列宁,要的只不过是脸面和名誉,渥伦斯基喜欢追求新鲜等等甚至更多。1个人承担下因为背叛而带来的一切后果,带着绝望的那颗心,那可反叛的种子,是否,就是在这个时候,留在了这里?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4
看完这本书后的第一种感觉就是:不正当的感情最终是不会有好的结局的。现在想想,这应该是一种很幼稚的想法吧,至少对于这个故事来说。
故事叙述的女主人公安娜卡列尼娜在背叛自己的婚姻享受一段短暂的婚外幸福之后走向了人生的终点—死亡。在阅读的过程中或许会因为女主人公对自己婚姻的不忠而对她产生一种厌恶感,认为最后走向死亡的结局也是她罪有应得的。可是从整个故事来看,真相并不是表面上呈现给我们的。她,是一个懦弱的,一直在劝慰自己的人,认为自己没有任何过错,是一种没有羞耻感的人。在社交界,她是一种美丽的,慈祥的,任何人都喜欢的形象,可是,当她疯狂之后,为爱情所忙碌,以名誉和儿女为代价的这种行为,让人困惑和不解。为了爱情,她可以抛弃自己的孩子,可以不顾自身的名誉。或许,这在大多数人眼里是一种羞耻,可是在我看来,这是一种勇敢。众观卡列宁娜所处的社会环境和她身边的人,如她的哥哥及尼古拉,在遭受种种不幸之后没有任何的举动,只是眼睁睁的接受灾难的`来临。而卡列宁娜呢?在一个如此阴暗的社会里,为了自己真正的爱情宁愿抛弃一切,一往直前。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我们看到了一种叛逆的精神,一种敢于与现实社会对抗的精神。卡列宁娜虽然承认自己背叛了家庭,抛弃了自己的孩子,可是她没有感到羞耻,即使在这个上流社会私通并不少见。因为她觉得真正的爱情是至高无尚的,只要两个人之间的爱是真诚的。最让人震撼的是,她选择了卧轨来结束自己的生命,但她的决定并不是为自己之前所做的感到后悔,而是她觉得她和渥伦斯基(情人)之间已经没有爱情可言了,因为她所作的一切都是为了爱情。这更加体现出她的勇敢,正如现在的人说:自杀的人是勇敢的,因为很少有人去自杀的。
在那时的社会里,充满着阴暗,有的人选择默默的承受一切不管是好是坏,是悲是喜,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任何权利去改变什么了,他们早已经习惯了一种没有思想,一种麻木,不懂得对生活有任何反叛的人生了,因为他们已经被这个社会的枷锁完全的束缚了,因为他们已经不懂得真正的幸福和自由是什么了,他们只在乎名誉和金钱。而有的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有自己的灵魂,有自己的追求。他们不甘愿被社会的枷锁所束缚,即使遭受的困难会很艰巨,即使最终的结局不是那么美好甚至是一个悲剧,这一切并不能阻挡他们向往真正的幸福和自由的脚步。在阴暗的社会里,他们的行为或许会遭众人的唾弃甚至整个社会的的抛弃与孤立,这些都不算什么。就像女主人公被众人成为行为不检的女人的时候,她并没有觉得自己所做的事是羞耻的,她勇敢的承认了。在列夫托尔斯泰的笔下,一个如此勇敢,叛逆,敢于与社会对抗的女性形象熠熠生辉。
可是,想想自己现在的生活,又有多少次勇敢过!或许这个故事可以给我带来一点触动吧:人活着,就应该有自己的思想。不要时刻被周围的人和事所约束,或者随波逐流,大学生活,更应该如此。大胆尝试,不要害怕困难与失败,尝试过了,努力过了,即使没成功那又怎样?生活就应该多一点挑战,多一点尝试,这样才会让生命更加精彩,才会感觉到生命的意义所在。
读《安娜卡列宁娜》有感15
一个伟大的作家比上帝多干了一件事——将命运的密码破译、交付给读者。
丈夫是足以影响国家前途的政治家,她也算是贵族。这样一个地位显赫与容貌美丽相结合的家庭,内部的情感免不了呈疏离状态。她的情感外泄只是迟早的事。
她性格奔放,情感炽热,一旦卷入自己参与制造的恋情漩涡,便由漩涡主宰了一切。不能说交际圈尖锐露骨的舆论压力没有作用,不能说血浓于情深爱的儿子没有作用。当时间让恋情由炽烈归于平淡琐碎,舆论压力与骨肉亲情显现出不容小觑的力量,与情感的失落一起撕扯着她孤独无依的心。
托尔斯泰笔下的.安娜·卡列宁娜选择卧轨自杀是她生命的凄美的谢幕。如何改变安娜的命运?也许要从源头修改密码——让爱情成为婚姻的主角。错误时候绽放的爱情之花最需提防,那是色彩炫目的毒蘑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