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高三数学的复习策略
历年高考中,数学方面都会出现大量因基础不牢固或应用不灵活而痛失分数的现象,因此我们在复习时必须强调“三基”落实,向课堂要效益,向训练要成绩。
基础是什么?简单说,就是课本。基础好,就是课本内容掌握得好。无论是哪个层次的学生,都应该把教材吃透,做到定义会说,公式会推,例题会讲,习题会做。课本例题和习题是多年来经过精心筛选后设置的,具有很强的示范性、典型性和探索性,在复习过程中要善于以这些题为原型,通过类比、延伸、迁移、拓展,提出新问题并加以解决、反思,充分挖掘例题的扩张效应,从而提高学生复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创新精神。
对《考试大纲》中指出的三个层次的能力要求——“了解、理解和掌握、灵活和综合运用”,我们可以进行分解教学,讲到位,练到家。
高考题是知识的载体,能力的体现,课本的延伸,大纲的注解。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安排适量的高考题让学生探究,可以达到明确方向,提高能力,增强自信的目的。教师对高考题的研究还应注意与新课标理念相联系,以把握命题的趋势。
复习课既需要教师讲解和示范,也要充分发挥学生高度的自主性和参与精神,养成积极思考,勇于探索的学习习惯。教学实践表明,注重复习方法,讲究复习策略,是打造高效课堂的关键。
在第一轮复习中,学生们大多存在复习起点过高,选题过难的误区。要打破这一误区,就要降低起点。低起点,方能重视“三基”,方能使“四能”培养成为有源之水。
在突出“能力”考查的今天,强调能力决不意味着可以忽视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方法,对“三基”的考查仍是高考的基调之一。因此,高三数学教学必须按《考试说明》对知识内容的不同层次要求,全面系统地复习,切实抓住“三基”的教与学,让学生真正理解掌握,形成知识网络,融会贯通,举一反三。
高三复习课的基本策略可以概括为课本求会、知识融联、典题融变。
课本求会——坚持用“四会”标准要求学生掌握课本知识,即定义会说、公式会推、例题会讲、习题会做。定义,特别是一些核心概念,务必让学生达到熟读成诵的要求。告诉学生不能只知大概,要能准确说出,特别是不能遗漏或说错“关键词”。课本公式,要求会推。高考曾考过勾股定理证明、余弦定理证明、两角和的余弦公式和两角和的正弦公式证明等,这些都是教材上清清楚楚写着的.。但考试结果证明,80%的学生记不得,没有印象;有少数有点印象,只知大概。像这样的基础性公式,不仅蕴含着重要的数学思想(一般与特殊的思想、数形结合思想、方程思想等),而且是推导其他公式的基础,因此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知识融联——坚持用联系观点审视教材,审视数学知识。高中数学知识丰富多彩,具有内在的系统性和关联性,只是学生高一、二时学的知识到高三的时候大都忘记了,好多公式记不住了,定理分不清了,概念模糊了。因此在高三复习的时候,必须将每一章,每一节的知识进行梳理,根据知识的内在联系和难易程度,可安排2—4节课进行专题梳理、横向联系,把书读薄。当然这种梳理不是简单的知识再现,更不是面面俱到的简单重复,而是择重点和难点,找准突破口,重新认识知识。
典题融变——坚持用变化与发散的观点统领例(习)题教学。在进行单元或章节知识梳理时,应挖掘出含有典型方法和原理的典型题型。体验这些典型的方法该如何运用。
【研究高三数学的复习策略】相关文章: